天津那个球迷怎么也想不到,对着球场骂几句,居然把自己骂进了拘留所。7 月 21 日中足联的通报一出来,全国球迷都炸了锅 —— 涉事球迷姜某某被拘 7 天,南看台俩区域直接空场一场。这可是中国足球职业化 31 年来头一遭,为骂人付出这么大代价。可这记 "狠拳" 下去,真能治好看台上的 "骂人声癌" 吗?
事儿得从 7 月 18 号晚上说起。天津津门虎主场赢了成都蓉城,本来挺开心的比赛,愣是被南看台那几个扩音器搞成了闹剧。韦世豪因为踩踏门将被罚下,可退场时哭得像个孩子,不是因为输球,是被球迷骂急了 —— 那些人拿着喇叭,连他家里人都骂,脏得没法听。有现场观众录了视频,喇叭声盖过了全场欢呼声,"那哪是加油,分明是批斗会",评论区里有人听得直皱眉。
更绝的是警方的速度,第二天就把姜某某拘了,还禁了他的赛。中足联紧跟着补了一刀,直接把涉事的 D110、D111 区给空了场。有老球迷掐着指头算:"以前顶多罚俱乐部钱,这回直接拘人 + 空场,动真格了啊!" 确实,以前看台上骂声此起彼伏,球员听了顶多瞪两眼,哪见过这么较真的?
可问题来了,足球场上的骂声,真能靠重罚根治吗?范志毅以前就吐槽过:"足球场那帮人骂得比谁都狠,我现在耳朵都背了"。这话道出了个尴尬现实 —— 不少球迷觉得,不骂几句就不算看球,好像声音越大越 "懂球"。有个经常去现场的球迷说:"客场作战,球员被骂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连裁判都得挨骂,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这次的关键是 "扩音器骂人"。按规定,这种设备得审批才能带进场,本来是用来组织加油的,结果成了骂人的 "凶器"。前阵子国足世预赛,"中国制噪" 的负责人拿着喇叭喊 "一起战斗",听得人热血沸腾;可到了天津这,喇叭里全是脏字,这反差比赢球输球还刺眼。有律师在网上分析:"用扩音器公然辱骂,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拘 7 天算轻的"。
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管得太严,把看台上的激情也给浇灭了?毕竟足球这东西,就靠那股子劲儿撑着。有网友举例子:"英超球迷唱歌骂对手,那叫文化;咱们骂几句就拘人,是不是太双标?" 这话其实没说到点子上 —— 人家唱歌是调侃,咱们这是人身攻击,性质完全两码事。就像有人说的:"你可以喊 ' 加油 ',可以喊 ' 防守 ',但不能拿喇叭骂人家爹妈,这是底线"。
现在最该学的是国外的规矩。英超热刺球迷骂脏话,俱乐部直接被罚 7.5 万英镑;德甲法兰克福球迷闹事,罚款 48 万欧元,还连带扣分。人家把球迷行为和俱乐部利益绑在一起,谁还敢瞎闹?反观咱们,以前球迷骂人,最多罚俱乐部点钱,根本伤不到痛处。这次把涉事球迷会的区域空场,算是摸到了门道 —— 让整个团体为少数人的行为买单,才能倒逼他们自己管自己。
不过这事儿也暴露了咱们的短板。足协的规定里,对球员、裁判的约束一大堆,可对球迷的语言暴力,连个明确的界定都没有。什么算 "辱骂"?什么算 "合理宣泄"?边界不清,执行起来就容易走样。有球迷建议:"不如学英足总,把禁止的行为一条条列出来,贴在看台上,谁犯了就按规矩罚,省得扯皮"。
说到底,治乱象得靠 "组合拳"。光靠拘人、空场还不够,得让球迷明白 —— 真正的支持,不是靠骂声压倒对手,而是无论输赢都站在球队身后。就像有个老球迷说的:"我年轻时看球,输了也会喊 ' 再来 ',赢了就唱国歌,那股劲儿比骂人爽多了"。
这次 "骂人第一案",与其说是处罚,不如说是个提醒:看台上的文明,和球场上的技术一样重要。空场一场事小,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把 "骂人 = 懂球" 的歪理给掰过来,才是关键。毕竟,咱们想看到的是热血沸腾的比赛,不是唾沫横飞的骂战。
希望下次走进球场,听到的是整齐的加油声,是胜利后的欢呼,而不是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到那时候,中国足球的进步,才算真的落到了实处 —— 不仅球员踢得像样,球迷看得也体面。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