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从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就开始加关税,搞得全球供应链乱七八糟,到2025年他第二任上台,又来一波威胁,这次针对稀土和大豆这些关键东西。话说回来,这次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会谈,总算有点眉目了,美方那边直接说不再考虑加100%的关税,中方也同意把稀土出口管制推迟一年,这事儿看起来是中国占了上风,避免了贸易进一步恶化,还保住了自己的利益。

先说说背景,这贸易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2018年美国开始对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也反过来加了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2020年签了第一阶段协议,暂停了部分关税,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又开始施压,9月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包括把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搞301措施。4月中国就回应了,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这东西美国国防和科技产业离不开,中国占全球加工的90%。美国那边急了,特朗普10月10日公开说,如果中国不停止芬太尼相关化学品出口,就加100%关税,芬太尼问题是美国国内的毒品危机,但他们总想甩锅给中国。
其实美国制造业流失严重,他们想从中国全球制造业体系分杯羹,但竞争不过,就用关税和管制这些软刀子。特朗普团队内部也有乱子,他批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私自行动,搞砸了稀土供应和大豆订单,这次谈判就把卢特尼克排除在外了。美方代表换成财政部长贝森特领队,贸易代表格里尔跟着。从5月开始,中美已经谈了五轮,从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西班牙马德里,到这次吉隆坡,谈的议题越来越广,包括稀土、大豆、芬太尼、海事物流、制造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出口管制。这些东西直接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10月25日,会谈正式启动,在东盟峰会边上开的,美方贝森特和格里尔,中方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谈了两天,焦点就是那些热点问题。美方特别在意稀土供应中断和大豆订单丢失,中国则强调美方的新限制措施对全球的影响。双方对一些议题进行了建设性探讨,形成了初步共识。10月26日会谈结束后,李成钢对媒体说,美方立场强硬,中方维护利益坚定。这20个字总结得挺准,显示中方没让步太多。

具体成果呢,美方同意不加100%关税,还降低20%的关税,延长贸易休战期。中国同意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一年,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芬太尼问题也达成了共识,美国用这个当幌子加关税,但中国反过来指出美国国内大麻合法化的问题。双方还同意进一步确定细节,履行国内批准程序。贝森特在会后对媒体说,关税威胁结束了,这话听起来是美方在让步,因为特朗普之前威胁得那么狠,现在收手了。
10月27日早上,人民日报钟声发文,说要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中美经贸磋商成果,这是在提醒美国别再犯错,避免贸易再陷窘境。文章点出双方谈的议题很广,有助于缓解各方担忧,给双方发展和世界经济带来利好。双方都没发联合声明,因为信任基础弱了,各自回家取消新增管制措施,贸易就能恢复正常。贝森特在CBS采访中说,经过两天很好的会谈,对中国加征额外100%关税实际上已不予考虑,还说讨论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框架。
这轮贸易战持续了6个月,美国一直不敢打热战,就搞关税、管制和制裁。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优势,美国失去了制造业地位,他们眼红但又抢不过去。特朗普逐渐意识到和中国对抗没好果子吃,这次谈判代表就看出来了。美方让步获得中国稀土和大豆订单,但中国没被问题挡住视线,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继续平等对话。这次中国重大胜利在于,维护了核心利益,没让美方的新关税威胁得逞,还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稳定。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