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当场落泪,普京态度大变,美专家开喷:特朗普对中国太软弱

|老闫侃史

编辑 | 翊星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8月21日,一张照片引起激烈议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的时候,直接用手指着他,脸上那表情,谁看了都觉得“这俩人闹掰了”。

而就在这前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居然在内部讲话时流泪,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也突然改口说“普京不会和泽连斯基见面了”。

而美国这边,对中国的态度,却还是奇怪地温和,这让不少美国专家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喷:“特朗普对中国太软了!”

这是怎么了?

金正恩哭了

8月20日,朝鲜官媒罕见地报道说,金正恩在一次讲话时“情绪激动”,眼眶里都泛着泪光。他在会上提到,要“不能让中国一个人扛着国际压力”,还要求加强跟俄罗斯的合作。

从朝鲜一向密不透风的风格来看,这种事要是被报道出来,那就不是偶然,而是他们故意放出来的。

差不多同一时间,俄罗斯在阿拉斯加跟美国开会,还提出一个“乌克兰安全新方案”,说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要参与,中国必须在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跳出来说:“没有中国,世界哪来的和平?”

朝鲜出面表态,俄罗斯抛出方案,普京变脸,不是因为情绪,是因为底气回来了。

本来几天前普京还表示愿意见泽连斯基,但8月22日俄外交部突然说:“会面没排上日程。”这转变也太快了吧?其实原因很直接。

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自己指着普京”的照片,明显是想搞点对内宣传,但这也激怒了俄罗斯。

再一个,朝鲜那边帮着俄罗斯,等于给普京加了筹码。

最关键的是,特朗普在见乌克兰总统的时候,直接说了:“克里米亚回不来了,乌克兰进北约也别想。”这等于是默认了俄罗斯的底线。

普京一看,局势对自己越来越有利,当然不急着谈了。

美方想两头讨好

中国虽然没明确说要参与“安全保障”,但立场一直很稳,继续劝和促谈,支持联合国主导。

美国这边,最近对中国的态度也开始“软”了。5月中美签了个经贸声明,把对等加征的关税从125%一下降到10%,虽然因为芬太尼问题保留了20%的关税,但整体也就30%。

这跟特朗普之前那种“拳打脚踢”的姿态,完全不一样了。

这让很多美国人开始怀疑,特朗普是不是在对中国让步?

尤其是那些鹰派专家,急得不行。章家敦就公开说:“特朗普不敢制裁买俄油的中国,只敢去敲打印度,这让中国觉得美国不敢真动手。”

他还说:“如果俄罗斯赢了,中国一定会学样,在亚洲搞点事。”

这种声音说明一个问题,美国内部有人已经开始慌了。

特朗普这边呢,一方面想让俄乌停火,好给自己选情加分,另一方面又不想因为对中国太硬而搞砸了经贸谈判。

结果就是,一边对俄“放点水”,一边对华“放点烟”,两头不讨好。

在乌克兰问题上,他直接告诉泽连斯基“克里米亚回不来了”,这让乌克兰人怎么下得了台?但他又不愿意真帮普京到底,搞得俄罗斯也不太爽。

对中国这边呢,他又不敢太强硬,怕谈判破了,但又不敢太软,怕被人说“你怂”。

再看看欧洲,都快要被特朗普轰出门外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气得在台上骂普京是“家门口的食人魔”,但欧洲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说话越来越没人听。德国忙着过冬,意大利忙着搞移民,谁还有心思管国际安全?

局势将会如何?

特朗普的最大问题是,既不想跟中国翻脸,又不敢放手让中国上位。他想在经贸上搞点“缓和”,但又想在战略上压着中国。结果就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这种骑墙的态度,反而给了中国更多空间。

特别是现在俄罗斯主动把中国拉进乌克兰安全议题里,欧洲国家也默认中国有话语权,中国反而成了“说一句话,全场都得听”的角色。

接下来局势怎么走?

两个关键点:一个是11月中美的贸易谈判能不能谈成,如果谈崩了,关税又要升,另一个是乌克兰愿不愿意接受俄罗斯提的“中立+不进北约”的条件。

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局势就还得这么僵着。

到那时候,金正恩的眼泪、普京的变脸、特朗普的照片,全都只是这场博弈中的“插曲”而已。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




信息来源:

朝鲜援俄官兵获金正恩亲授表彰,被授官兵现场落泪,与金正恩紧紧相拥 直新闻 2025-08-22 17:4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财经   中国   态度   俄罗斯   乌克兰   朝鲜   美国   克里米亚   北约   局势   总统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