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心箴》字字珠玑,说透修心真谛,读懂一生受用

《心箴》·范浚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

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

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

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

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

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01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


释义:天地广阔无边,远远看不到尽头;而人置身其中,渺小得如同一粒微尘。


生命短暂如朝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相反,正是因为我们能学习、能反思、能成长,才让生命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人的高贵不在于外在的地位或财富,而在于自我提升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思考、实践,不断修正自己,变得更好。面对茫茫宇宙,我们不必畏惧,正因为生命短暂,才更要活得清醒;正因为世界广大,才更要让内心丰盈。


02

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


释义:人的身体在浩瀚宇宙中渺小如粮仓里的一粒米,却能位列“天地人”三才之一,关键就在于这颗心。


我们的身体和宇宙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地球在银河系里不过一粒尘埃,人类更是尘埃上的微生物。但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并称“三才”,是因为我们拥有思想、道德和超越本能的灵性。


动物只求生存,而人能思考善恶、探索真理、创造文明,这才是真正的伟大之处。


03

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兽乃禽。


释义:从古至今,谁没有这颗心?但如果心被身体欲望所奴役,那人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


王阳明曾说,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与真理的源泉,世间的一切道理、事物皆源于心、依于心而存在。


如果心总是被欲望驱使,人就退化回动物的层次;只有让心灵主导生命,才能活出人的尊严与智慧。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04

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间抵隙,为厥心病。


释义:嘴巴、耳朵、眼睛,以及手脚的动作,如果放纵无度,就会趁虚而入,成为导致心病的根源。


你的注意力流向哪里,你的能量就消耗在哪里。


如果任由感官欲望牵着走,心神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最终导致厥心病,焦虑、失眠、气血紊乱。


所以,该看的时候看,但不沉迷;该听的时候听,但不被干扰;该说的时候说,但不浪费口舌;该动的时候动,但不盲目消耗。


古人讲“闭目养神”“寡言养气”,就是让我们减少外界干扰,回归内心的稳定。


05

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


释义:人的本心原本精微纯粹,却时刻被各种欲望侵扰;能真正守住本心的人,唉,实在太少了!


人的本性中既有天理,又有人欲,两者时刻交锋。


就像一杯清水,稍微晃动就会浑浊;人的心稍不警惕,就会被私欲、贪婪、愤怒等情绪污染。


想要克制,关键在于存养。


所谓“存”,就是时刻觉察自己的念头,不让私欲占据上风。


比如,当你愤怒时,能否先冷静三秒?当你贪婪时,能否提醒自己知足常乐?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就是儒家讲的慎独,也是王阳明强调的致良知。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要么被欲望裹挟而不自知,要么明知不对却无力抵抗,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06

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今。


释义:君子保持内心的真诚,克制杂念、心怀敬畏;心神安定,身体自然协调有序。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人心原本像天空一样广阔,充满智慧,但后天的欲望、偏见、浮躁让它变得复杂。所以,明心就是剥去这些干扰,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正如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真正理解智慧;做事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遵循内心的良知。


只有心明了,行动才不会偏离。就像射箭,心正了,箭自然能中靶;心乱了,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奇文   字字珠玑   真谛   千古   释义   心病   欲望   果心   君子   心耳   宇宙   内心   身体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