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让北方海南的煤矿变“聪明”

来源:【北方海南】

以前提起煤矿,人们总会联想到满脸煤灰的矿工、昏暗危险的巷道以及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但如今,煤矿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地面一键启动、无人开采、智能运输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重塑着这个传统行业的面貌。

近日,记者走进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轻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握井下各个角落的生产情况。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矿井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和动态预测。

“井下采掘作业等危险岗位减少25人,固定岗位减少5人,综合回采水平提高2%。通过智能化改造,洗煤厂每年多洗选10万吨原煤,效率提升5.5%以上。”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副总工程师王凌峰说。煤矿智能化建设开展三年以来,“减人、增安、提效”的作用逐步显现。

智能化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以前的生产主皮带经常会在超载状态下停止运行,耽误生产,人工干预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工人们只能争分夺秒。如今,超时空预警系统可以自动监控分叉皮带情况,及时干预,保护主皮带正常生产,产量大幅提升。“以前有故障得走十几分钟到控制台,现在通过5G智能化技术即可实现远程监控。”乌海市乌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还为工人配备了5G防爆手机,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实时排除故障,还带来了许多生活上的便利。”

随后记者来到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滴力帮乌素煤矿,这座煤矿前不久刚刚顺利通过二类初级智能化煤矿评定验收。在硕大的智能大屏前,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十分醒目。据悉,该煤矿采用KT119-F1型4G基站人员位置监测分站35台,地面副立井口1台,井下各位置共37台KT119-F1型4G融合基站,安装人员定位读卡器78台,分布在避难硐室、中央水泵房、变电所入口等关键地点。同时,采用KJ1316(A)K1型人员标识卡600个,车辆定位卡20张,实现了对井下人员和车辆的实时在线定位与考勤,能精准实时获取人员及车辆位置信息。

“投入智慧化系统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井下是机械化无人开采,井上智慧控制室只需人工开关按钮就能指挥无人机械进行工作,实现了煤矿开采的智能化,这不仅杜绝了安全隐患,还大大提高了煤矿产量。”智能化技术员王凯航说。

科技赋能,让煤矿生产走上“智”胜之路。在海南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成为煤矿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智能化煤矿不仅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智能化煤矿建设成果显著,既提升安全与效率,也为绿色发展筑牢根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让更多煤矿迈入智能化行列,助力海南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南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海南区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持续推动煤矿向高端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创煤矿建设新局面。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这一转变得益于海南区大力推行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目前,海南区天裕工贸、海融煤矿、正兴白云乌素、乌化煤矿、华资煤矿已建成5处智能化煤矿。

如今的海南区,煤矿内节能、智能装备随处可见。从开采到运输,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煤矿发展全链条,为节能化、智能化煤矿建设持续“加速度”

本文来自【北方海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海南   乌海市   煤矿   基站   井下   皮带   矿业   实时   聪明   人员   智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