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吞大象?生产歼20的成飞集团仅174亿就被收购,用意耐人寻味

前言

2023年1月,一则震动中国航空工业界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中航电测,市值仅约60亿元的企业,宣布以174亿元收购成飞集团100%的股权,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领军企业,成飞集团不仅负责歼-20等高性能战机的研发和生产。

更是中国军工领域的重要支柱。

然而,面对如此重量级的收购,外界纷纷质疑。

为何成飞如此强大的企业会被一家小企业“低价收购”?

信源截图

成飞的辉煌与挑战

成飞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

就在此时,成都的一家名为“国营132厂”的小型工厂默默无闻地诞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飞逐渐成长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一环。

作为中国领先的军用飞机制造商,成飞的代表性产品包括歼-7、歼-10、歼-20等。

这些战机不仅在国内服役,还赢得了国际声誉。

尤其是歼-20。

作为中国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在国际上大放异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

尽管成飞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市场上的成绩也令人瞩目。

但却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压力。

成飞

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国际军工巨头不同,成飞的主要客户几乎全部为国家。

国家采购给成飞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也意味着利润空间受到严格压缩。

此外,成飞肩负着大量的研发任务。

尤其是像歼-20这种高技术、高成本的战机研发项目。

其资金投入庞大、周期漫长,导致了成飞资金周转的困难。

尽管如此,成飞依然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翘楚。

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研发能力为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飞的资金压力开始暴露。

尤其是在一些前瞻性项目上,资金支持的不足让这些项目的推进受到了制约。

与此同时,成飞也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飞工程师

收购计划

2023年1月,中航电测宣布收购成飞集团100%的股权。

作为一家专注于飞机物理量测量与控制系统的企业。

中航电测在航空电子测量设备和传感器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积累。

尽管中航电测的市值仅为成飞的五分之一,但其背后有着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优势。

此次收购显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资本运作,更是一次深度的资源整合和战略性重组。

中航电测收购成飞,表面看似一场“蚂蚁吞象”的交易。

但事实上,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内部一次深思熟虑的资源整合。

成飞

成飞的飞机研发和生产需求,与中航电测在精密测量技术方面的优势相辅相成。

二者的业务虽然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却可以通过协同效应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收购完成后,成飞集团并未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反而通过上市,进一步增强了资本运作的灵活性。

通过这一收购,成飞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整合中航电测的技术资源,推动下一代战机的研发。

这种资源整合,明显有助于加速成飞现有技术的应用。

未来还可能催生出新的技术突破,为未来的军事和民用航空市场开辟新的方向。

中航电测

不过,尽管有着种种好处,但这笔收购交易依旧在资本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业内人士对成飞的估值表示质疑,认为其被低估,收购价格与其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不相匹配。

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评估,成飞的总资产和独有资本公积相加,实际价值远高于174亿元的收购价格。

但也有观点认为,这一收购是中国航空工业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可以看做,是军工企业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

而总的来看好处明显是更多的。

中国的军工行业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市场化改革,而这一收购正是资本与技术融合的典范。

通过这种方式,成飞不仅能够保持其技术优势,还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更多前瞻性项目的实施。

此外,中航电测的技术优势在收购中也得到了体现。

中航电测

作为一家在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领域有深厚积累的公司。

中航电测能够为成飞的战机研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航空电子系统和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这种技术互补的整合将进一步提升成飞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其在全球航空领域的布局。

此次收购不仅仅是资本层面的重组,更是中国军工产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过去,中国的军工企业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支持。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单纯依赖国家采购已不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军工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突破,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中航电测

在这次重组中,成飞集团与中航电测的联手,是中国军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新尝试。

通过这次合作,成飞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还能更好地利用中航电测在智能测控和航空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

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不仅能推动技术创新,还能拓展国际市场。

为中国航空工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国家对军工企业改革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通过政策导向推动军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既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和军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收购案的成功,也为其他行业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成飞

结语

从成飞集团的辉煌到其面临的资金挑战,再到中航电测的收购,整个事件折射出中国军工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不断优化的过程。

此次收购不仅为成飞集团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助力,也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未来,随着更多军工企业完成市场化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航空工业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财经   耐人寻味   用意   大象   蚂蚁   集团   中航   中国   资金   军工   技术   战机   更多   中国航空工业   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