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生活中常见的肉类,因其鲜嫩的口感在市场上备受好评,自带嚼劲的口感,超高的营养价值,也成了家庭烹饪的首选。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些年来牛肉的质量实在堪忧,
“人造假牛肉”更是在市场泛滥横行,用价钱更低的鸡肉、鸭肉,进行伪装后,装作是牛肉对外进行售卖。
甚至还有些黑心作坊,将碎肉加入一系列添加剂,经过压制、调味后,制作成假牛肉进入市场,居然还有人用老鼠肉去假装牛肉,想想就觉得很恶心!
如何避免买到人造假牛肉,也成了消费者的重中之重,谁也不想花着牛肉的高价,去买到不知道是什么肉的假牛肉。
对于不经常做饭的人来讲,肯定会好奇牛肉怎么还会有假的呢?
这不都是从牛身上割下来的肉吗?那么这些假牛肉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如何辨别真假牛肉,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下面教大家一些辨别真假牛肉的窍门,以后买牛肉就按照这4点去挑,一定能买到又真又新鲜的牛肉!
«——【·黑心假牛肉·】——»
一般来说牛肉的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从养殖到屠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有些肉贩子为了降低成本,就会搞了一些来源不明的碎肉渣,加上卡拉胶,用机器一搅和就成了一块“牛肉”。
而它们这种“牛肉”里面都不知道放多久了,早就滋生了大量细菌,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这时候,不法商贩就会添加各种牛肉香精,让这些原本没有牛肉味的“牛肉”也能散发出诱人的牛肉香气。
而且它们还会超量使用胭脂红来模仿牛肉的色泽,让肉的颜色看起来鲜红诱人。
不过它们这种假牛肉中的营养成分与真牛肉相差甚远,长期食用根本无法满足人体对蛋白质、铁、锌等营养需求,
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智力的发育。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食用这些假牛肉,里面各种过量添加剂会对咱们的肠胃造成刺激,引发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而且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代谢受损患,肝脏疾病的风险会增加30%。
不仅如此,假牛肉中的亚硝酸盐等物质还可能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类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面对假牛肉泛滥的市场,可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学会一些辨别真假牛肉的方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四招辨真假·】——»
首先的第一步就是“看”。
真正的牛肉颜色是均匀的暗红色,跟熟透的樱桃差不多,
大家在购买牛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颜色异常,
过于鲜艳的,发黄发绿的或者是发乌、发灰,看起来毫无生气的,最好就不要购买了,极有可能是用色素染成的假牛肉。
这第二招就是摸。
真牛肉的手感紧实有弹性,表面还有层风干膜,
当你用手指按压它时,会感觉到一股明显的阻力,松开手指后,牛肉能迅速恢复原状,几乎不留痕迹。
而且,真牛肉的表面微湿但不粘手,摸起来有一种细腻的质感。
可假牛肉摸上去,手感十分松散,没有弹性,按压下去后,凹陷很难恢复,甚至会留下一个深深的坑。
有些假牛肉由于添加了大量的胶质或注水,表面会湿滑或过于黏手,让人十分不舒服。
而第三招就是闻。
大家到了肉铺,可以凑近闻一闻牛肉的气味。
要是真牛肉,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肉腥味,有的还会有一点淡淡的酸味,
这有可能是因为牛肉放置时间稍微有点长,但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太浓烈,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而假牛肉的气味就比较复杂了,有些会有一股刺鼻的香精味,这是商家为了掩盖其他肉类的异味而添加的;
还有些假牛肉由于原料太不新鲜了,添加剂都遮不住那一股子腐臭味,让人闻了就想作呕。
最后一招就是比。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在购买牛肉时,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市场上真牛肉的价格通常不会太低,尤其是新鲜牛肉的价格一般在40 - 60 元一斤左右,
如果遇到价格明显低于这个范围的“牛肉”,比如20 - 30 元一斤的,那就要格外小心了,很可能是假牛肉。
这些低价的 “牛肉”,要么是用其他廉价肉类冒充的,要么是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质量难以保证。
在这个假货横行的时代,掌握辨别真假牛肉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避免买到假牛肉。
所以,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或有信誉的肉铺购买牛肉,
这些地方的牛肉来源相对可靠,有严格的进货渠道和质量检测,能大大降低买到假牛肉的风险。
在购买时,别忘了查看牛肉的检验检疫证明,检查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旦发现购买到假牛肉,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这些不良商家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能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