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聂曦的家人与身后事

聂曦本名聂能辉,1917年出生在福建福州一个普通人家,祖籍闽清县下祝乡三洋村。父亲聂浩然是小生意人,只养了两个儿子,按家族辈分取“能”字,他是老大,弟弟叫聂能寿,后来改名聂磊。

兄弟俩从小在福州长大,早年接受基本教育,聂曦青年时接触进步思想,1938年加入革命队伍。抗日战争期间,他潜入国民党军队内部,从低级职位干起,负责情报收集。1940年代,他升到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军衔上校,一直担任吴石将军的副官。

1949年福州战役前,他和参谋王强把298箱机密档案移交给解放军第十兵团。那时国民党从南京撤到广州,他让弟弟聂磊回福州等解放,自己却随吴石去台湾,继续执行任务。聂磊问他为什么不留,他只说还有任务要办。

赴台后,聂曦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上校科长,继续为组织搜集情报。1949年10月,他把台湾部队部署情报带到香港,转交给中共华东局。11月,朱枫作为交通员来台,与吴石和聂曦联系,还接触了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

1950年初,蔡孝乾被捕逃脱,当局查到他随身女性照片,以为是亲属马雯茜,为防其离台,核查出境文件,发现刘桂麟的假证件,这其实是朱枫的化名,由吴石妻子王碧奎委托,聂曦签发特别通行证。

2月18日,朱枫在舟山被捕,3月吴石、聂曦等人落网。蒋中正派人审判,5月30日判聂曦死刑,褫夺公权终身。整个过程,聂曦在狱中保持坚定,没有供出更多情报。

1950年6月10日,聂曦与吴石、朱枫、陈宝仓一同在马场町刑场被枪决,年仅33岁。遗体停放在台北殡仪馆三天,按规定无人认领就火化埋葬。但档案显示,他的妻子高秀娟虽重病在身,仍委托表妹杨韵清办理后事。

杨韵清填写领取骨灰遗物呈文,签字领取骨灰盒。这打破了“聂曦在台无亲无子、遗体无人认领”的说法。高秀娟在聂曦被捕前后,遭受特务精神折磨,他们在她住所隔壁反复播放聂曦审讯录音,导致她精神崩溃。

1952年,台北市立疗养院诊断她为重度抑郁伴幻听,最终确诊精神分裂症。聂曦家属聂宏后来表示,她没背叛任何人,只是被吓疯了。为了保护子女,家人签字离婚,实现骨肉分离。

高秀娟与孩子们被迫分开,部分子女秘密送往大陆,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家庭抚养;幼子寄养在台北杨韵清家。这种安排本是为安全,但没带来平静。留在大陆的孩子成年后,从档案才知父亲真实身份。

台湾的幼子因“匪谍后代”标签,在升学就业中屡遭歧视,20世纪80年代不堪压力自杀。聂曦赴台前对弟弟聂磊说,后代别再姓聂,以保革命工作安全,这竟成谶语。聂曦身份长期保密,直到《厚仁聂氏族谱》发现,才确认他原名聂能辉,与弟弟同辈。一家两兄弟都参加革命,却鲜为人知。聂磊1941年被捕关上饶集中营,1945年底释放,后留在大陆参与建设。

聂曦的骨灰由杨韵清领回后,下落有不同说法。有人称葬在台湾六张犁公墓,仅有编号无照片;另有记载移到江西樟树市革命烈士陵园。聂家人认为他家在福建,去江西没道理,坚持骨灰还在台湾,期待归葬闽清祖地。

杨韵清领骨灰后,曾被当局监视两年,家中多次搜查,出入被跟踪。这反映了当时台湾白色恐怖氛围下,家属的艰难处境。

聂曦就义前写家书给高秀娟,只有三行:把儿子养大,别让姓聂,姓中国就够了。但信被看守扣下,没送到手里。这遗言成了家族最沉重的嘱托,在聂氏宗祠族谱上,他的名字下方一片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历史   家人   聂曦   台湾   福州   骨灰   台北   情报   弟弟   幼子   樟树市   闽清县   上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