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这些错误的方式家长很容易犯

家有小学生,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可很多时候,陪孩子写作业却成了家长的噩梦。

朋友的孩子自从上小学后,朋友下班回家,晚上要陪读、陪写作业,没有好心态,整个人都被拖得心力交瘁,家庭氛围也变得压抑。


真是应了那句“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为什么无法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作业习惯?因为家长这些错误的做法让孩子很受伤。

❤1、家长把自己变成了监工

一位妈妈给孩子苦口婆心地讲题,可孩子的理解力并没有达到妈妈的预期。

“这题都讲了几篇了,怎么还能错?”,接着“啪”的一声打在了孩子的后背上,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很多家长在陪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了监工的角色。

孩子的注意力都用在了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气,哪里还有心思学习呢!

情绪总是处在紧张状态里,长此以往,就很难让孩子愿意主动写作业,甚至可能发展到孩子非常讨厌写作业。

小学阶段,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家长陪伴的。

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做作业时是否需要陪伴?一般来说,只有低年级的孩子希望家长坐在身边,到了三四年级,孩子就未必喜欢了。

❤2.喜欢不断打断、纠正孩子

有的家长喜欢关注孩子每一个细节,不断打断、纠正孩子的行为。

看到孩子一个字写歪了,就马上发声:“写得不规范,擦掉重写。”

看到孩子写错了题,马上就忍不住去纠正:“这题这么简单还算错了,太粗心了!”

孩子总是被打断,被改错,会非常崩溃。

比如你在做饭,你的伴侣一会儿指责你把菜切大了,一会儿又说你盐放少了,你是不是会烦,很恼火,很不愿意再继续做饭了。

孩子的感受也一样,但他不敢反抗你,只会厌恶做作业,坐在那里,呆住,半天也没写几个字,总是要搞到十点、十一点。

并且有的家长情绪不佳,可能会把火烧到伴侣的身上,“我每天这么累,回来还要陪孩子写作业,你什么也不管……”一场由作业引发的家庭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如果经常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能爱上学习也是奇迹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3.喜欢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任务

孩子作业做好了,家长一看,时间还充裕,于是就让孩子做几页口算题、再来做几页练习题,给孩子加码。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除了学习,还要玩耍的,孩子得到放松,心满意足,学习才能得到良性循环。

如果孩子的时间被额外的家庭作业占据,这会让孩子非常抗拒,可能会用拖延写作业的时间逃脱写额外的家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育儿   作业   家长   习惯   错误   方式   孩子   家庭   喜欢   监工   妈妈   小学   时间   会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