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叛徒他也会暴露?吴石将军早被三人盯上,养女一家成最大隐患

1950年6月10日清晨,台北马场町刑场又湿又闷,吴石将军被反绑着双手,却腰杆挺得笔直,一步步走向枪口,子弹穿过他胸膛的瞬间,一张印着福州老榕树的照片从内衣口袋飘了出来。

这场景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沉,一个中将级别的军官,没在战场倒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更让人唏嘘的是,后来很多人都说,就算没有叛徒告密,吴石将军恐怕也躲不过这场杀身之祸。

三方围猎,一张看不见的死亡罗网

吴石刚到台湾,就已经被三双眼睛牢牢盯上了,这三个人,一个明着防,一个暗着查,还有一个在背后捅刀子,简直就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谷正文这个军统特务,说他是“影子猎人”一点不为过,1949年冬天,他专门成立了“吴石专案小组”,在吴石家对面租了间阁楼,天天用高倍望远镜盯着。

这操作真是把“盯梢”玩到了极致,他连吴石每天七点半出门、开的是1942年款雪佛兰、车号10-5429都记得清清楚楚。

更绝的是,他还收买了吴石的司机,在坐垫下缝了根钢针,就为了检测吴石是不是带了文件,三个月下来,光记录吴石异常行踪的材料就有178页,就差一张搜查令就能动手。

毛人凤作为保密局局长,手段更阴,吴石刚到台湾,他就提议给吴石“特殊安全待遇”,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是派特务打着护卫的名义贴身监控。

他还三次打电话“关心”吴石,让他换车防跟踪,搞不清这是真关心还是假好心,反正吴石一换车,反而暴露了更多行踪,这种“欲擒故纵”的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周至柔就更有意思了,他是吴石的保定军校学弟,却成了蒋介石安插在吴石身边的“第三只眼”,他天天观察吴石上班的状态,发现吴石总爱看大陆兵力部署图,讨论反攻方案时又总拖着。

于是他偷偷打小报告,说吴石“别有用心”,蒋介石就批了“继续观察”四个字,可这四个字,已经足够让保密局把吴石当成重点目标。

这三个人,一个管外围跟踪,一个管内部渗透,一个管高层密报,吴石的一举一动,都被拆成碎片记在档案里,很显然,就算没有后来的叛徒,这张网也迟早会收紧。

凡人之惧,压垮潜伏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三方监控是外部的围堵,那养女阿菊一家的恐惧,就是内部的裂缝,吴石的交通员是朱枫,而朱枫把阿菊家当成了安全屋,藏了电台零件和情报。

阿菊只是个普通市民,丈夫是铁路小职员,家里还有个刚满周岁的女儿,白色恐怖的风一吹,她最先想到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家。

1950年2月,户籍警深夜查户口,吓得她把怀里的孩子都掐紫了,从那以后,只要听到外面有脚踏车铃声,她就抱着孩子钻床底。

3月15日,朱枫把一份澎湖兵力表藏进米缸,让阿菊第二天送出去,阿菊终于崩溃了,哭着求朱枫搬走,朱枫没办法,只能连夜转移。

本来想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却没想到刚搬到照相馆据点,就因为别人被捕而暴露,阿菊的行为算不上叛变,她只是个被恐惧逼到绝境的普通人。

可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一点犹豫和退缩,都可能造成致命后果,她把米缸里的情报纸条泡成纸浆冲掉,看似是自保,却让吴石的情报传递链断了一截。

如此看来,普通人的恐惧,有时候比敌人的枪口更让人无奈,吴石的清廉和悲悯,在那个时代也成了“原罪”,国民党退台后,贪腐成风,一个少校军需官半年就能囤三栋洋房。

可吴石官至中将,全家五口挤在小木屋里,家里除了298箱书,几乎没什么值钱东西,保密局抄家后,居然把“身无长物”当成了吴石是共党的证据。

更要命的是,他看到士兵没军饷过年,自掏腰包买面粉救济,却被说成是“收买军心”,1950年5月,吴石被捕,6月10日就被处决。

行刑前,他写下13字家书“树高千尺有根,我走后,根别刨”,然后撕了吞进肚子里,每次看到这段历史,都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吴石的暴露,叛徒只是加速器,真正的原因,是那个“宁枉勿纵”的时代,是三方密不透风的监控,也是凡人无法承受的恐惧,吴石将军用生命证明,有些坚守,就算知道会牺牲也绝不退缩。

2000年,他被追认为烈士,骨灰葬进八宝山,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时代的悲剧,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整个环境的扭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养女   叛徒   隐患   将军   保密局   枪口   恐惧   米缸   密不透风   情报   共党   特务   台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