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再次被重视!医生警告:经常喝枸杞泡水的人,要多注意4点

枸杞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养生标配,办公室里保温杯泡枸杞,家里老人茶缸里飘着红色小果子,已经成了很常见的画面。

很多人觉得它养肝护眼、滋补身体,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枸杞配保温杯就是中年人的标志”

近些年随着研究越来越多,枸杞的营养价值再次被强调,的确有不少好处。

不过医生也提醒,枸杞虽好,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随便喝,尤其是长期泡水喝的人,更要注意一些细节,否则不但得不到好处,还可能带来麻烦。

首先要说的就是量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枸杞安全,就喜欢一大把往水里倒,甚至天天不断地喝。

殊不知,任何东西吃多了都可能出问题。正常成年人每天的推荐量大概在20克左右,也就是小撮一把。

少量长期喝有益处,但如果一次性放五六十克泡水,坚持几周,很可能出现上火、流鼻血、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等情况。

尤其是本身体质偏热的人,过量喝枸杞水只会加重体内火气。

曾有小规模研究发现,连续一个月每天摄入超过50克枸杞的人,部分出现消化道不适和血压波动,这说明再天然的食材也不能无限量地吃。总的来说,适度才是关键。

其次是人群差异。枸杞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说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就要谨慎。

枸杞里含有一定的糖分,大约每100克干枸杞里就有接近30克糖。如果长期大量泡水喝,等于在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糖分摄入,对血糖稳定不利。

尤其是那些血糖本来就高、还习惯大把枸杞泡水的人,结果往往是养生没养成,血糖反而更难控制。

还有一些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如果枸杞吃多了,也容易加重腹泻,出现肠胃不适。所以医生常说,喝枸杞水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而不是盲目跟风。

再者,喝枸杞水还要注意水温和泡法。有些人喜欢用刚烧开的水直接冲枸杞,觉得这样营养都能泡出来。

但实际上,过高的水温会破坏部分维生素和活性成分,比如维生素C和多糖。

最佳的方式是用温水,大约80℃左右,这样既能泡出有效成分,又不会损失太多营养。

另外,枸杞泡水最好别只喝水,把泡软的枸杞果子也吃掉,因为其中的多糖、胡萝卜素主要集中在果肉里,单纯喝水只能得到一部分营养。很多人只是看着杯子里红艳艳的水,其实营养已经被浪费了一半。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枸杞的质量问题。市面上的枸杞品种多,价格差别大,一些劣质产品可能含有硫磺熏蒸、农药残留。

长期食用不仅没好处,还可能损害健康。买枸杞最好选择正规渠道,观察颜色是否自然,味道是否带有刺鼻气味。

真正好的枸杞颜色偏暗红,不会特别鲜艳,入口甘甜微苦,而不是死甜。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不要一味追求价格低。毕竟,这些东西是要吃进肚子的,安全性要放在第一位。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那枸杞到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呢?其实从研究来看,它对眼睛健康的帮助最常被提及。

里面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成分有助于延缓视网膜黄斑的老化。

现代人用眼过度,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眼睛容易干涩、疲劳,适量喝枸杞水确实有一定缓解作用。

另外,枸杞里的多糖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有助于改善机体抵抗力。部分实验表明,长期坚持食用枸杞的人在抗氧化能力上确实有所提高。

只是这些作用是辅助性的,不能夸大成“包治百病”。有些人指望靠枸杞逆转衰老,这显然是过度解读。

在笔者看来,养生不能只盯着一个食材。很多人把枸杞当成灵丹妙药,觉得只要泡水喝,就能弥补日常的不良习惯。

比如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用一大杯枸杞水补救;又或者油腻的饭局之后,喝点枸杞水心里安慰。

这种心态其实是典型的“伪养生”。真正的健康是建立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基础上,枸杞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而不是扭转乾坤的灵药。

同时,医生也提醒,枸杞虽好,但要结合季节和体质来喝。

夏天本来就容易上火,体质偏热的人若大量喝枸杞水,可能更容易出现鼻出血、咽喉肿痛。

而在秋冬季节,尤其是体质偏虚、怕冷的人,适量喝枸杞水反而更合适,可以帮助补益肝肾、缓解乏力。

换句话说,不同体质的人,喝枸杞水的感受和效果完全不同。养生不能一刀切,要学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枸杞和一些药物可能会有相互作用。比如说正在服用抗凝药华法林的人,如果大量长期饮用枸杞水,有可能影响药效,增加出血风险。

这在临床上有过报道。很多老年人同时在吃降压药、降糖药,日常饮食里再加入大量枸杞,其实需要提前和医生确认。养生是好事,但一定要避免和治疗冲突。

总的来说,枸杞泡水并不是坏事,它的确有一定营养价值,对眼睛、免疫力有帮助。

但要注意四个关键点:一是控制量,不要超过每天20-30克;二是因人而异,糖尿病人、体质偏热的人要谨慎;三是掌握方法,别用沸水猛冲,泡后果肉要吃掉;四是注意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做到这四点,枸杞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负担。

养生讲究的是长期坚持和科学方法,而不是一时跟风。

别指望单靠一杯枸杞水解决所有问题,也别因为别人说好,就不分情况照搬。毕竟,健康不是某个单一食材能带来的,而是生活方式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张琦,朱绚绚,熊佳丽,等.枸杞营养功能特性及其产品开发现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50(15):398-40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养生   枸杞   重视   医生   体质   血糖   多糖   营养   好处   眼睛   情况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