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下跌?铜价高位退潮,美联储态度巨变,全球工业迎来关键转折

没想到,曾经一路狂飙的铜价,最近也开始“踩刹车”了。

就在本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从历史高点回落,单日跌幅达到1.8%,铝、锌等工业金属也集体跟跌。

这一波调整,不仅牵动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神经,也让不少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领域的“晴雨表”到底在释放什么信号?

美元走强,是压制铜价最直接的因素,近期美元指数逼近五月以来高点,这让用其他货币采购铜的买家成本大增,需求自然受到抑制。

而美联储内部对利率政策的分歧,进一步推高了美元——鲍威尔强调12月降息并非定局,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则更关注通胀问题,这种“鹰派”氛围,让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大宗商品则承压。

不过,铜价回调背后,还有一层关键变化:供应担忧正在缓解,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最近释放消息,预计今明两年产量将比2024年提升。

这一表态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此前铜价今年累计涨幅超过20%,很大程度上是受全球多座大型矿山供应中断的推动,如今主力供应商释放增产信号,市场情绪明显降温。

除了智利,近期秘鲁主要铜矿的劳资谈判取得进展,也让市场对供应链恢复多了几分期待。

据路透社10月中旬报道,当地工会与资方就工资和安全条件达成初步协议,避免了可能持续数周的罢工,这种具体事件的进展,比单纯的数据更能说明供应端紧张局面的缓和。

需求侧的表现同样关键,宝盛集团研究主管门克指出,当前铜需求并未出现强劲增长,即便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也难以显著拉动铜消费。

这一判断在近期制造业数据中有所印证:欧洲多国PMI仍在收缩区间,而中国新能源产业虽然保持增长,但对铜需求的拉动尚未出现爆发式放量。

从全球格局看,铜价波动折射出宏观政策与产业基本面的深度博弈。

一方面,美元走势、利率政策直接影响资金流向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矿山复产进度、制造业需求恢复节奏,则决定了铜市的长期平衡,目前来看这两股力量正处于相互制衡状态。

对于投资者而言,接下来需要紧盯两大变量:一是美联储年底是否开启降息周期,若美元转弱,铜价有望获得支撑;二是全球主要铜企的产能修复情况,尤其是智利、秘鲁等主产区的运营稳定性。只有供需两端出现更明确的信号,铜价方向才会清晰。

尽管短期出现回调,但铜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原材料,其长期需求基础并未改变。光伏、风电、电动车等产业对铜的用量仍在稳步增长,只是现阶段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前期涨幅,重新寻找平衡点。未来价格走势,将更取决于实际供需的匹配节奏,而非单一消息的炒作。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工业金属板块有望进入更健康的运行轨道,对于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从狂热回归冷静的新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巨变   高位   全线   态度   关键   工业   全球   智利   需求   美元   市场   信号   大宗   鹰派   近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