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锤定音,本国产品政府采购标准正式确立,超过3万亿的政府采购市场即将迎来结构性变革。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会议指出,制定出台政府采购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政府采购领域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务实行动。
01 新政要点
本次国常会明确,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分类设定本国产品标准,明确对特定产品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的具体要求。
政策强调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稳妥推进标准实施,合理设置过渡期,支持企业提前做好产业布局和投资计划。
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切实保障公平竞争。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只要符合本国产品标准,都能享受政策支持。
02 标准框架
根据财政部2024年12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包含三个核心要求。
产品必须在中国境内生产,即在中国关境内实现从原材料、组件到产品的属性改变,不包括贴牌、简单包装等。
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达到规定比例要求,具体比例分产品确定并动态调整。
对特定产品还要求其关键组件在中国境内生产、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
03 政策支持
政府采购活动中,将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这一优惠幅度意味着在价格评审中,本国产品可以获得相当于非本国产品80%的价格计算优势,显著提升其中标竞争力。
政策适用范围现阶段主要是工业制造品,不包括农林牧副渔产品和矿产品等。
04 市场规模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政府采购规模达3.39万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上20%的价格优惠,本国产品将在政府采购中获得显著优势地位。
新政实施后,政府采购市场格局将重新洗牌,符合本国产品标准的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05 受益领域
国产信创与科技领域
中科曙光(603019):中科院体系下的超算龙头,在政务领域的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设备采购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液冷数据中心技术、自主研发的海光DCU加速卡符合政府采购的“绿色低碳”“国产替代”要求。
软通动力(301236):旗下“清华同方”品牌在政府采购中表现突出,2025年中标北京市终端设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
作为华为昇腾软件生态核心建设者,其“天璇2.0”MaaS平台适配超500个AI模型,在政务智能化改造中具备技术壁垒。
海光信息(688041):国内唯一可量产X86架构服务器芯片的企业,其CPU产品在政务、金融信创服务器采购中占据重要份额。
2025年上半年信创服务器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中国长城(000066):“飞腾+麒麟”全栈国产化方案龙头,旗下“长城电脑”是政务集采核心供应商。
2025年中标中央国家机关台式机采购项目,金额超3亿元。
基础软件与信息安全
中国软件(600536):控股麒麟软件(国产操作系统市占率超70%),银河麒麟V11在政务、能源领域实现规模化部署。
2025年Q2信创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0%,是党政信创操作系统的绝对龙头。
金山办公(688111):WPS Office在政企市场渗透率超60%。
2025年推出的WPS AI 3.0深度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政务客户付费率提升至65%。
三六零(601360):旗下360政企安全集团中标天津信创安全产业集群项目。
其终端安全、态势感知产品在政务领域广泛应用,2025年上半年信创安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
卫士通(002268):国内密码领域龙头,为政务、金融信创提供加密、认证等核心安全产品。
在电力、军工领域市占率超30%。
政务AI与数字化
神州数码(000034):华为昇腾算力全国总代,政务云市占率超15%。
中标深圳龙岗区AI政务中枢项目,获3.2亿元政府采购大单。
拓维信息(002261):政务大模型「湘江智脑」核心开发商,覆盖湖南80%审批场景。
与华为共建政务AI联合实验室,中标金额同比激增230%。
博思软件(300525):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核心参与者,承建财政部及全国23个省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
其平台连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0余所高校及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平安等大型国央企,形成跨行业、跨层级的资源配置枢纽。
06 投资建议
本次政府采购新政为国产替代领域带来了明确政策红利,投资者可关注以下主线:
短期关注:已入围政府采购目录的信创产品供应商,如中科曙光、中国长城等硬件厂商,以及中国软件、金山办公等软件企业。
中期布局:在特定领域有关键组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如海光信息的服务器芯片。
长期看好:在AI大模型、数据安全等领域有技术壁垒的企业,如软通动力、三六零等。
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实施进度,注意3-5年的过渡期安排。在过渡期内,只要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即视同为本国产品。
随着新政落地,中国超过3万亿元的政府采购市场将更加倾向于本国产品。
各类经营主体只要在中国境内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能享受政策红利。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正迎来一场结构性变革,这场变革将重塑市场格局,也为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市场信息解读,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进度可能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可能带来风险;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宏观环境可能变化。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