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毛行健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每天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人群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责任护士长朱秋香不时会在朋友圈分享那些温暖又特别的片段:爷爷奶奶围坐在一起,进行着看似无厘头却自成一派的对话;一位奶奶温柔地怀抱着布娃娃,她用自己的脸颊去贴贴它,仿佛那是真正的婴儿;还有每天坚持打好领带、穿着小白皮鞋,拿着手提袋,郑重准备“上班”的爷爷……
这些言行在外人眼中或许有些“怪异”,但在朱秋香看来,却平常又日常。“他们自有他们的认知世界,而我们最需要做的,是陪伴和接纳。”
90岁的“小俞”奶奶
下午两点半,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一楼大厅变得热闹起来,工作人员将餐桌摆好,放上切得整整齐齐的西瓜,爷爷奶奶们的下午茶时间到了。
70多岁的盛大伯从房间出来前,换上一双橙色鞋面、白色鞋帮的平底鞋,然后把拖鞋头朝里摆在鞋架上,很慢都有条不紊。旁边的护理员搀扶了下弯腰后起身的盛大伯的胳膊,他突然甩开,护理员赶快道歉。
“我刚洗了杯子,他嫌我手凉。”盛大伯虽然没说话,护理员秒懂他的意思。
走到大厅的盛大伯拒绝吃西瓜,朱秋香拿起西瓜递给他说,“自己那份不吃等下就要浪费,浪费可是要罚款的。”
盛大伯乖乖接过西瓜。年轻时,他在工厂上班,对节约和罚款印象深刻。
每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摸清他们的认知,顺着他们的思路来交流。从事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10多年,这是朱秋香的心得之一。
下午茶结束后,是手工作业时间,当天的带领老师是第一次上岗,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后,请每位老人都说说自己的姓名以及是否记住了老师姓什么。
90岁的俞奶奶清楚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后,护理员们都给她鼓掌,“小俞,你很棒。”
小俞是护理员们对俞奶奶的称呼。
“叫她奶奶或者老俞她会生气,她经常认为自己才18岁。”朱秋香笑着说。
朱秋香在发水果
奶奶找饭吃时别说这句话
在不少人眼里,认知障碍人群的表现大同小异:失忆、妄想、游走、日夜颠倒……
“实际上,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表现,了解这些习惯,认可他们的表达,就会觉得照料也不是那么难。” 朱秋香说。
89岁的廖奶奶(化名)是3年前住进来的,当时状态很不好:白天昏昏沉沉、晚上整宿不睡,到处游走。
“之前,家里人也受不了,使用药物干预睡眠,她对精神类药物非常敏感,吃下去是睡了,但人整天多是昏昏沉沉的,吃饭、大小便自己都不知道。” 在朱秋香看来,要求一位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调整作息是件很难的事,“先顺势而为,她晚上不睡觉,我们值夜班的同事,就让她一起坐在办公室,空的时候陪她聊天。”
白天,廖奶奶坐下打瞌睡时,就时不时推醒她,让她四处活动,消耗精力。渐渐地,廖奶奶不再日夜颠倒。
朱秋香的朋友圈里记录了不同老人的特点:1号奶奶找饭吃的时候,千万不要跟她说“已经吃过了”,而是要告诉她“我也还没吃哦,等下吃饭的时候我叫你哦”; 3号爷爷很生气要找儿子们过来的时候,千万不能说他儿子们忙,否则他就要拍桌子或者大骂人了。而是要马上回复他:好的,我马上就帮你联系他们,让他们尽快来。等他忘记或者情绪过去的时候,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5号奶奶突然变脸生气的时候,你只要笑嘻嘻地跟她说话,转移话题,她看着你的笑脸很快就会忘记生气的事情,然后变脸回来。
“这些都是我们的护理员观察出来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他们,就知道怎么去相处。”朱秋香说。
在朱秋香看来,观察是和老人们相处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技能”。比如,不少老人偶尔都会表现出想哭的表情,“但很多时候,他其实不是在哭。而是因为着急了,可能没有理解他的意思,或者特别抗拒一件你让他做的事。”
他们也需要被尊重
“尊重”是朱秋香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很多人没想到,虽然他们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但依旧能感受到是否被尊重。
在日常照料中,朱秋香和同事会使用一些玩具,比如布娃娃。
朱秋香的办公室里放着几个大小不一娃娃,穿着不同的衣服和帽子。这是他们照料老人时候会使用一些非药物的疗法和相应的道具。
不同的老人对娃娃有不同的态度。
有的奶奶会觉得这个娃娃就是真的,她会自然地抱在 怀里,嘴里叫着囡囡,跟娃娃说话,甚至亲亲它,抱着娃娃时候,原本游走的老人能安静坐上一段时间;有的奶奶逗一会儿会不耐烦,甚至会掐娃娃,或者把娃娃挂树上,这时候护理员就要及时把娃娃抱走;还有的会出现过度照顾,比如自己不睡觉,把床让给娃娃谁,自己不吃饭,给娃娃喂吃的等。
“这就说明有些老人是适合娃娃照料法,有的不适合。”朱秋香的原则是尊重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意愿,不喜欢的不强塞,不合适的就立刻停止。
尊重个人意愿化解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细微的相处中。
在照料专区,有些老人吃饭会用手抓,朱秋香和同事的做法是不制止。
“在家里,可能有些家属会觉得,怎么能用手抓饭呢?但这些老人使用筷勺已经不太灵活了,他愿意用手抓,也是一种锻炼,对老人而言,完成自主进食意义重大,我们要支持他的这个能力,这个很关键。”
不讲道理不去责骂
70岁的程奶奶习惯性地把衣柜中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在她的认知里,会有人去偷拿自己的衣服,唯有如此才最安全。
“不和她讲道理,争辩肯定是没用的,因为她在自己的思维里。如果很夸张,比如夏天穿上冬天的衣服,会闷出病来,就需要强制脱掉,但这样老人情绪就会很剧烈。”为了避免走到过激的程度,朱秋香会提前清理程奶奶的衣柜,比如只在衣柜里放两套换洗的夏季衣服。“主打一个原则,不要去责骂。”
照料认知障碍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人认知不清时,会把朱秋香当作“假想敌”,会说她是坏人,也会到她办公室拍桌子,她和同事总有化解的办法,“并不全是辛苦,也会有收获和快乐。”
正是因为此,朱秋香会细腻记录那些点滴日常,她不愿用“病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希望是抱着和正常人交往的心态去和他们社交,把他们还保有的生活能力、表达能力都调动出来,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