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饲料市场
据最新消息,国务院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商品加征10%-15%关税,政策落地后豆粕期货价格快速冲高,部分贸易商暂停报价。此政策既是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必要举措,也可能对饲料行业成本端形成短期冲击。
全文如下:
2025年3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损害多边贸易体制,加剧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负担,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1。
二、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2。
三、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四、2025年3月10日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2日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本次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大豆、玉米等重要饲料原料,短期内将推高饲料成本,对养殖业利润形成挤压,但通过进口多元化、国内生产替代和技术升级,中长期影响趋于缓和。政策层面需平衡市场稳定与产业转型,而企业的灵活调整能力将是应对冲击的关键。未来需密切关注南美供应能力、国内种植政策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一、政策影响剖析
1. 原料成本承压
➤ 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超80%,加税直接推高进口成本,企业需警惕成本传导压力。
2. 供应链短期波动
➤ 贸易商停售观望加剧市场紧张情绪,中小饲料厂采购难度陡增,需防范区域性断货风险。
3. 市场情绪放大波动
➤ 资本炒作或导致盘面超调,需理性区分“情绪市”与基本面。
二、紧急应对策略建议
✅ 多元化原料替代
➤ 蛋白原料:加大菜籽粕、棉粕、葵花粕等替代比例,关注昆虫蛋白等新型资源;
➤ 能量原料:灵活使用玉米、小麦、米糠等,优化配方降低成本。
✅ 采购策略调整
➤ 分批采购锁定部分低价货源,避免集中追涨;
➤ 与大型供应商签订中长期保供协议,稳定渠道。
✅ 库存精细化管理
➤ 安全库存周期从7天延长至10-15天,但避免过度囤货加剧资金压力;
➤ 联合周边企业建立应急原料共享机制。
✅ 政策红利挖掘
➤ 关注国家大豆增产计划及本土蛋白源补贴政策,提前布局国产大豆供应链。
附件1:加征15%关税商品清单
附件2:加征10%关税商品清单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