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苏谅逃跑,带走双瓮,是对整个大唐的报复

李善德是悲催的,前一天刚在招福寺借了香积贷买房子,紧接着就被上司刘署令做局签了荔枝转运使的单子。

整个上林署就他一个人不知情,加上平时老好人一个,欺负他都欺负习惯了。

虽然事情难办,但做是死,不做也是死,与其等死,倒不如像杜甫赠他的那首诗一样,去搏它一搏!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转运荔枝这事,在所有人看来是个死局,可李善德不想死。

荔枝转运谁也不想碰,李善德到哪都吃瘪,没人帮忙不说,连最基本的资金问题都难以解决。

李善德离开长安,只从上林署那抠出来三十贯的会食费。

等到了广州,岭南五府经略使何履光很直白的告诉李善德:我帮不了你,甚至还要干掉你。

转运荔枝这事实在匪夷所思,何履光还以为是哪个骗子来行骗。

不过后来想想,真假其实无关紧要。

假的,直接把李善德沉珠江;真的,他也没办法把新鲜荔枝送去长安,还是要把李善德干掉。

李善德来找经略使的目的是想把他拉下水,他心里一直有个转运荔枝计划,只是需要大量钱粮作为支持。

经略府也有能人,赵辛民就是。

任凭李善德用什么名目要钱,赵辛民总能找到理由回绝。

最后,李善德只拿到了五张五府符牒,没解决最关键的钱粮问题。

恰恰是这五张符牒,让他结识了胡商苏谅,暂时解决启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苏谅的交易和帮助

苏谅是波斯商人,做进出口的香料生意。

他这行经常被各个港口刁难,不仅要扣各种关税,还得打点好上下关系。

苏谅在经略府有眼线,得知李善德手上有五张五府通行符牒。

符牒上路,五府之内的税卡、关津、码头等处一律畅通无阻,货物无须过所,更不必交税,简直就是张聚宝符。

原本依李善德的性子,断然不敢交易符牒,这可是杀头大罪,可如今生死攸关,也不在乎这些事儿了。

李善德张口借贷七百六十六贯

苏谅也是第一次听人借贷有零有整,在心里给李善德打上实在人的标签。

两人的第一次接触以交易告终,成交价九百九十六贯

然而李善德是纸上谈兵,等到转运计划运转开来,所有花费远不止于此。

苏谅听说李善德要把新鲜荔枝从广州转运长安,不禁感叹,这种天方夜谭的事居然还有人去做。

苏谅前后帮李善德做了许多事,募集马匹,雇佣船只、骑手等等,他也要看李善德能做出什么名堂。

经过实验,李善德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苏谅在这些日子逐渐佩服起李善德,两人从甲乙方变成了朋友。

李善德从苏谅那又借了两千五百贯,代价是另外五张通行符牒。

苏谅本也有些迟疑,通行符牒还没到手就借出两千五百贯,但看着李善德倔强的眼神,他还是先支出了。

苏谅对李善德转运荔枝不抱任何希望,愿意借贷的原因,除了通行符牒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中李善德这个人。

在侗人荔枝园喝酒时,苏谅对李善德感叹:接触过那么多大唐官员,没有一个你这样的。

说你精明吧,你比他们都傻多了,傻到我都不忍心骗你;说你傻吧,你搞出这些名堂,我都没见过,回去跟其他商人一讲,个个都说好。

李善德通过不懈的计算与资料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利用切干之法,结合胡商保存香料的双瓮蜡封法,隔水隔冰,竹箨固藏,保证荔枝能到长安。

事已至此,还需要大笔钱粮来支撑。

可符牒已经没了,李善德以个人名义向苏谅借贷五百贯

饶是苏谅是走遍天下的胡商,对李善德这套转运之法也是将信将疑。

从时间上来说,只够一次试验,要是不成功,李善德只能等死,借出去的钱就打了水漂。

不过,李善德身上那股绝地求生的一股劲打动了苏谅,不光借了五百贯,还额外资助一千贯

李善德这要是失败了,苏谅可就血本无归!

苏谅虽然是个胡商,但已然把李善德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苏谅狠下心,这一千五百贯算是对李善德的支持与投资!

这一次不算借贷,算我投大使一个前程。

李善德经过这段时间的熏陶,已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文官,闻弦知雅意,当场承诺为苏谅向朝廷进言,让他能为朝廷报效。

所谓报效,就是让大商人从中谋利。

兑现不了的承诺,苏谅潜逃

李善德想的简单,转运荔枝的计划成功了,剩下的就是上书朝廷,让其他署院配合。

李善德低估了人性。

这件事儿在长安早就传开了,每一个人愿意接手,如今却被李善德完成了。

这些署院在圣人的心里会留下什么印象?

至少也是个无能!

李善德只想着赶紧完成任务,保住自己的小命,没想过其中的弯弯绕绕。

他不明白,为什么圣人吩咐的事下面居然一直阻挠。

最后还差点被鱼朝恩截了胡!

幸亏得到好友韩洄的点拨,指导他要把功劳分润出去,不能独揽!

李善德把握住了高力士递来的机会,得到杨国忠的信任。

可是,杨国忠早就把钱粮的来路算计好了,一口回绝李善德让胡商报效的提议。

弱小没有话语权。

李善德对苏谅的承诺无法兑现,在第二次来到广州,苏谅对李善德破口大骂,骂他背信弃义,骂他不守承诺!

此时的李善德百口莫辩,加上杨贵妃生日时间逼近,没去管苏谅。

可李善德忘了,他如今不是被逼入绝路的上林署小官员,而是得到右相绝对信任的荔枝转运使。

他和苏谅的矛盾第一时间传到经略府,赵辛民自作主张,利用符牒之事抓捕苏谅。

苏谅走南闯北多年,察觉到事情有变化,回到港口立马潜逃,为了狠狠报复李善德,他还做了一件事。

苏谅把荔枝转运中至关重要的双瓮带走了!

李善德没有双瓮保存荔枝,原先的计划完全作废,荔枝根本无法保证新鲜!

此时的荔枝转运已经不是李善德一个人的事了!

荔枝转运计划上报给了圣人,只等着杨贵妃生日那天送上惊喜。

这件事上到杨国忠,下到各个院署、官驿、经略府、李善德,他们一个也逃不掉!

这是苏谅对李善德、对整个大唐最深的报复!

赵辛民惊骇不已,总算他在广州多年,找到了补救之法,可成与不成,并没有人知道。

死马当活马医吧!已经走到这一步,就算倒下也知道距离终点有多远了,可还是不甘心失败啊!

李善德一马当先,在路上苦思其他补救之法,有杨国忠的令牌,他的调令畅行无阻,各地对他的要求无有不从。

李善德历经九死一生,回到长安,看着仅剩的一匹快马带着两盒荔枝进城。

他做到了,但也丢了自己的坚守。

最狠的报复

直到他当面和杨国忠对峙,我才知道,苏谅对他的报复远不止双瓮那么简单。

李善德的个性决定了他没办法对不合规定的事情视而不见。

他本可以凭借此事一步登天,拿着杨国忠的令牌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

结局是:他接受不了对朋友的背叛,无论是被追捕潜逃的苏谅,还是荔枝园被毁的侗人们,亦或是为保护他付出生命的昆仑奴。

真正让他痛心的地方是:原本循规蹈矩的一个人,见识到了规则被践踏的痛苦,而践踏规则的人,恰恰是他自己。

《长安的荔枝》狠狠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对苏谅的处理,是用“有问题的项目”解决“有问题的人”,这种卑劣的手段从古至今从未灭绝。

为了满足“贵妃吃荔枝”的需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之于民却用之于上。

权力的滥用导致资源分配浪费与社会不公。

盛唐表面下的荔枝转运工程,暗喻着统治阶层的腐朽终将引发社会的动荡,呼应了“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2

标签:历史   大唐   长安   荔枝   经略   上林   钱粮   计划   广州   贵妃   朝廷   圣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