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不“轻养”,润肺防燥正当时!医生推荐多吃这类食物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侯冰玉

8月19日,已正式出伏。随着三伏天的结束,天气逐渐由湿热转向干燥,人体的保养方式也应及时调整。

郑州金庚中医康复医院治未病科主任罗丹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伏后养生重点应从“防暑降温”转为“防燥润肺”,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出伏之后,温差变大,白天热、早晚凉,人体容易受寒,引发感冒、咳嗽、鼻炎等疾病。”罗丹指出,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初伏到秋分易病期”,尤其要注意防风防寒,避免贪凉。

在饮食方面,罗丹建议多吃润燥食物,如苹果、梨、藕、银耳、百合、山药、白萝卜等。

“中医认为白色入肺,这类食物有助于润肺生津、增强免疫力。”她提醒,夏季常吃的西瓜、苦瓜、绿豆汤等寒凉食物应逐渐减少,转为温和润燥的膳食搭配。

衣着方面,她提倡“灵活保暖”,早晚可加一件外套,中午热时方便脱穿,尤其要注意腹部和背部保暖,避免受凉导致腹泻或背痛。

此外,不建议清晨洗头,以免头部受寒,洗头后应及时吹干。

运动方式也需调整。罗丹表示,出伏后不宜大汗淋漓,推荐选择太极拳、瑜伽等轻度运动,达到“微微出汗”即可,以免过度耗伤津液和阳气。

针对“秋乏”现象,她解释是因阳气逐渐收敛所致,可通过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节奏,适当午休,也可每周做一次艾灸以补充阳气、缓解疲劳。

罗丹还分享了几个防病小妙招:糯米加葱白、生姜煮粥,最后调入陈醋,有防感冒、缓解鼻塞头痛之效;每晚热水泡脚至微汗;晨起喝一杯温蜂蜜水,润肺通便。

“出伏后的保养,关键在于‘润’和‘收’,既要防燥,也要逐渐收敛阳气,为寒冷季节做好准备。”罗丹总结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养生   食物   医生   阳气   大河   时方   绿豆汤   保暖   初伏   早晚   视频   艾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