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烙饼三更摊
羊都累瘫申请加班
朋友圈修仙研讨会
借个瞌睡分期奉还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18岁以上人群
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
其中
女性存在睡眠困扰的比例为51.1%
高于男性的45.9%
睡眠问题已经成为
现代人的“隐形健康杀手”
记者带你走进
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看看睡不着该咋办?
周奶奶今年75岁,她常常半夜两点还没有入睡,早晨四五点就又醒来,算上午休时间,周奶奶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只有三四个小时,像周奶奶这样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
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高峰告诉记者:“就诊的患者中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中老年群体大约占60-70%,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浅是主要表现。”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大多由焦虑引起,但也存在其他原因。一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闲暇时间变多,白天躺在床上小憩一会儿,以为只是短暂的闭目养神,实际上却进入了浅睡眠,白天偷偷补觉就会影响夜晚的正常睡眠,从而引发一系列睡眠问题。
高峰建议:缩短白天睡眠时间,部分人群15分钟休息即可。
陆女士今年27岁,却已经被睡眠问题困扰了六七年之久,失眠、多梦、早醒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陆女士。在这期间,陆女士尝试了许多网传的方法,如吉祥卧等,但都见效甚微。“只要吃药就可以睡着,药一停就立马打回原形。”陆女士说。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陆女士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头晕耳鸣等症状,最近甚至出现短暂失忆的情况。睡眠障碍已经影响了陆女士的生活。
经过问诊后发现,陆女士作息极其不规律,半夜两三点睡、上午11点起是常有之事,不吃早餐,再加上不爱户外运动,导致陆女士明显气血不足,这也就致使她出现了头晕耳鸣等症状。
而陆女士的习惯,很多年轻人也有。
据了解,当代年轻人出现睡眠问题的主因是睡眠习惯差、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睡前电子产品使用频繁、咖啡因摄入过量等都是引发睡眠问题的元凶。“很多人喜欢在床上窝着,甚至一天都不下床,其实躺着就相当于睡着,就会影响夜间睡眠。”高峰说道。
导致睡眠障碍主要原因:睡眠习惯差、喜欢熬夜,白天睡眠过多、焦虑。此外,倒夜班、胃病、咖啡因和烟酒摄入等也是引发睡眠障碍不可小觑的原因。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无论是10点睡6点起还是4点睡12点起都一样,只要睡够8小时,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事实上,“8小时睡眠论”并不具备科学依据。
一方面,个体睡眠需求存在差异,不能用“8小时”一刀切,另一方面,睡眠质量的好坏也是判断睡眠情况的重要依据。认为睡不够8个小时就是没睡好,或者过度纠结于是否睡够8个小时,可能会引发新的焦虑。
患者陆女士也有这样的疑问,自己十点入睡四点就会醒,只睡六个小时会不会睡眠不足?不到八个小时可以起床吗?
高峰表示,六个小时醒来说明已经睡够了,四点钟完全可以起床,没有必要纠结于八个小时,相较于睡够八小时,十点睡觉才更健康。
中医认为,子时(23点到1点)和午时(11点到13点)是一天中最适合睡觉的时间,有助于人们恢复精力,达到身心的最佳状态。为了在子时获得深度睡眠,十点到十点半睡觉就是最佳时间。
熬夜、失眠等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
代谢紊乱,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免疫力低下,如鼻炎、哮喘、皮炎、湿疹等;
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自己是否已经出现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卧床超半小时还未入睡;
早醒,睡得很晚但三四点就醒;
易醒,半夜频繁起夜,夜间尿频。
一、穴位按摩法
神门穴
位置:手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手少阴心经原穴)。
作用:安定心神,调节自律神经,促进褪黑素分泌。
方法:睡前用拇指按压左右手各3分钟,力度以酸胀感为宜。
安眠穴
位置:颈部风池穴(耳后凹陷)与翳风穴(耳垂后方)连线的中点。
作用:镇静安神,缓解多梦易醒。
方法:用食指按揉,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1/3凹陷处(肾经首穴)。
作用:滋肾阴、平衡心神,改善手脚冰凉导致的失眠。
方法:搓热手心后按揉或拍打,以足底发热为佳。
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约四横指)。
作用:调和肝、脾、肾三经气血,适用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失眠。
方法:拇指按压并揉动,每次2-5分钟。
太冲穴
位置: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肝经原穴)。
作用:疏肝解郁,缓解焦虑、易怒引发的失眠。
方法:从太冲向行间穴推揉,每次5-7分钟。
二、中医辅助疗法
推肝经
方法:睡前坐姿,双手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左右各50次,可疏肝理气,促进排毒。
食疗方
百合莲子粥:百合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适合阴虚火旺者。
桂圆红枣茶:桂圆肉20克、红枣5颗泡水,补益心脾,缓解疲劳失眠。(高血糖患者慎用)
柏子仁蜂蜜粥:柏子仁15克煮粥后加蜂蜜,适合失眠伴便秘者。(高血压患者慎用)
中药调理
酸枣仁:养肝宁心,可单用或配伍(如酸枣仁汤)。
首乌藤(夜交藤):养血安神,常与丹参、五味子搭配,改善顽固性失眠。
注意:中药需辨证使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泡脚方
荆芥5g,薄荷5g,紫苏叶5g,艾叶5g,藿香5g,佩兰5g
方法:开水泡5分钟直接倒入洗脚水泡脚即可,按摩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其他疗法
耳穴压豆:贴压神门、心、肾等耳穴,每日按压3-5次。
针灸/刮痧:专业医师操作,常用百会、印堂、内关等穴调节气血。
三、生活习惯调整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固定就寝时间。
适度运动:太极拳、散步等舒缓运动可放松身心。
情绪管理:睡前冥想或深呼吸,减少焦虑。
注意事项:若长期失眠伴随严重症状(如心悸、抑郁),建议及时就医,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
高峰建议: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调节情绪、保持营养均衡
以及增加户外运动是预防睡眠问题的关键措施。
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梁婧姝 贾璐)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