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地区,为何一分为三,建立了三个国家?

早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我们就被大一统的思想所影响和贯穿着,后续的整个中国社会,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到了民国以及现代,都追求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所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会极具民族凝聚力。

但欧洲则不同,由于历史状态的不同,许多地方在发展中分裂为零散的小国,尤其是巴勒斯坦地区,这片并不是很大的土地,为何能一分为三建立了三个国家?

历史上的分分合合

巴勒斯坦地区主要包括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三个国家,他们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战不休,大规模的战争和冲突时常爆发,之所以长久难形成统一,历史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我们常说领土空间是构建民族认同的基础,以约旦为例,它作为沙聚之邦,周边地区动荡不安,处于中东冲突的核心区域,就注定这里难以长久平静,就这个国家的民族主体而言,大多数为阿拉伯人,但其族群的构成却非常复杂。

在整个约旦地区,半数以上的人口为巴勒斯坦人,这就和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的历史因素有关,在这里被占领之后,阿拉伯人大量迁入当地并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巴勒斯坦性质的阿拉伯民族,从很早就注定了当地民族的复杂性。

由于周边地区局势不稳定,所以这一片区的人口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出现了大量的变动,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促进了其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也增加了约旦对两大族群整合的难度,造成了其民族认同的困境。

比如在约旦河东岸地区,除了阿拉伯贝都因人之外,还有切尔斯克斯人和车臣人等。

也正是因为历史上的交集,所以在后来巴以冲突爆发的时候,巴勒斯坦的难民会大量涌入约旦,也让本国的发展进程受到严峻挑战。

这种现象和巴勒斯坦民族本身的民族认同感有关,这一群体的强大与否取决于巴勒斯坦人个体对该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烈程度,认同感越强烈,巴勒斯坦群体就会越强大。

所以在其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经历了分类,比较,区分等过程,进而形成了独立的巴勒斯坦人体系,而这一时期,最初的认同是由民众自发性的记忆和情感来维持和发展,过程之中很多时候都是自下而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其进入禁止群体的新阶段之后,由领导机构通过一些外部手段来巩固和强化,这种群体意识就变得很有必要,所以巴勒斯坦人群体在民族权力机构的领导下,正努力由社会群体转变为一个民族国家。

不过在这一点上,以色列和部分大国是持一再否认态度的,他们不同意巴勒斯坦人群在政治意义上存在合法背景。

从历史上分析,巴勒斯坦的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远古时代的迦南时期,这就足以证明巴勒斯坦人的祖先是最先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的最早居民,也就是迦南人。

在古代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巴勒斯坦把这里称之为迦南地,迦南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经在此定居,并且开创了繁荣的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要远比否定他们的以色列早得多,即使这些迦南人拥有浓烈的阿拉伯属性,但实际上并不影响巴勒斯坦人的历史连续性。

也就是说巴勒斯坦人对这一片区拥有合法性,而且对巴勒斯坦土地拥有天然权利。

但这一结论从另一方面来讲,直接否定了犹太人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历史关联,同时也驳斥了以色列人关于“巴勒斯坦是犹太人固有国家”的说法。

根据以色列的说法,犹太人选择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主要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曾经在巴勒斯坦生活过,而且其祖先大卫王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建立过名为以色列的王国。

对于以色列的这种说法,巴方自然不可能认同,如果仅凭“居住过”这一说法,就能够占有当前的土地,那么这也太过荒谬

所以在巴勒斯坦一方的历史叙述之中,完全否认了以色列建国的依据,因为迦南人远比犹太人更早生活于该地区,而且定居时间要比犹太人更长,所以巴勒斯坦应该属于迦南人,而并不是犹太人的固有家园。

除此之外,巴勒斯坦的历史强调迦南人和阿拉伯人在属性事实上是将古代迦南人和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联系起来,所以完全可以证明巴勒斯坦人是迦南人的后代,这对于巴勒斯坦来说不仅是历史起源支撑,也是种族依据。

多方压力下的被迫划分

土地所有权的争夺早就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针锋相对,从实际上讲,原本迁移到这一块地区的犹太人根本难以对当地的巴勒斯坦民族造成影响,不曾想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却遭到了殖民侵略,自从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后,巴勒斯坦等同于失去了靠山

所以这片相对落后的地区,便成为西方国家觊觎的目标,英国最终在1921年提出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东西两个部分分别为约旦和巴勒斯坦,紧接着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联合国再次切割了这一块土地,将56%划归给犹太人。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第1次中东战争,而真正导致三方无法调和的,其实是约旦的态度。

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就已经开始拉拢约旦并且在战争爆发之前,双方高层经常举行会议,这就让犹太人和约旦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双方分别都意识到,这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基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紧迫性,双方的会面达成了其战略目标。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早在联合国提出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之前,约旦和犹太人群体就已经达成了秘密协约。

在巴勒斯坦的问题上,约旦表示不会忽视犹太人,并且会和他们协商,随后约旦国王就提出了他的政治联盟理念,即未来在约旦统治下的巴勒斯坦部分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希伯来共和国,其经济安全事务和立法机构都在框架体系内进行管理。

犹太方面自然不会反对,还趁联合国审议巴勒斯坦问题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犹太人主张通过一项决议来建立两个国家,一个属于犹太人,一个属于阿拉伯人。

大约在双方密谈之后的第12天,联合国宣布对巴勒斯坦未来进行裁决,主要包括英国在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托统治,并且在之后分别成立了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而且按照当时联合国分治的决定犹太人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土地,这一方案导致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将拥有巴勒斯坦全部面积的56%,而拥有2/3以上人口的阿拉伯人,却只拥有44%的土地。

而且沿海肥沃的土壤全都被划分给了犹太人,而阿拉伯人的领土大都为丘陵和贫瘠地区,这一分治计划引起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的不满。

不可调和的冲突与战争

这种不合理的分治导致在以色列宣布建国之后,阿拉伯联盟立刻对其发动了圣战,也就是第1次中东战争,从5月15日爆发,6月11日双方第1次停火,而在此期间,以色列补充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等重型武器,战争规模即将进一步扩大。

而阿拉伯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并没能得到武器的补充,导致他们在装备数量和人员上都处于劣势局面,以至于在第二阶段长达10天的战斗之中,又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丧失。

双方在第2次停火之后,以色列再度从欧美获得大量的先进武器,而巴勒斯坦方面的阿拉伯国家也因为多次作战不利而出现了分裂,一度导致军队被以色列击溃,这场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除此之外,约旦和以色列之间也曾爆发过有限战争,主要是在犹太人的4个定居点上,同样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产生摩擦,所以三者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也注定难以形成统一。

从宏观角度来看,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根源就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即使是巴勒斯坦民族,在认同上也更倾向于其民族本身,而并非统一的领土,所以注定没有大一统的观念。

从犹太人的角度来讲,其初衷就是想把曾经居住过的土地据为己有,本身就是对他国土地的掠夺,所以势必会引发大规模战争,而这些领土的冲突又在欧美等国家的干预之下走向了国际化,所以一时间很难得到解决。

总而言之,巴勒斯坦地区的分裂是一系列的复杂因素所造成的,如果不能基于三国根本利益进行考虑,恐怕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丽蓉.巴勒斯坦人的故事[M].浙江人民出版社:202403:164.

[2]姚惠娜.历史记忆、历史书写与民族认同——以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史学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20,(03):111-122+
160.DOI:CNKI:SUN:SXLL.0.2020-03-011.

[3]李迪.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21.DOI:10.27292/d.cnki.gsxfu.2021.00147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历史   巴勒斯坦   地区   国家   约旦   迦南   以色列   犹太人   民族   阿拉伯人   犹太   阿拉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