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号,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触及1001.1元,正式跻身“千元股”行列,成为A股历史上第七只突破千元大关的个股。
8月22号,寒武纪股价已攀升至1243.2元,总市值突破5200亿元,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第二只同时迈过“千元”与“五千亿市值”双重门槛的上市公司。
这一现象级走势,不仅点燃了市场对科技股的热情,更引发广泛关注。
特别是,寒武纪的崛起,是否预示着A股将迎来一轮以硬科技为核心的估值重构?
2019年6月,茅台首次站上1000元。此后六年,它不仅守住了千元大关,还在2021年2月创下2627.88元的历史巅峰。
茅台登顶之后,“XX茅”概念迅速风靡,从“药茅”到“家电茅”,资金向各行业龙头集中,推动消费板块整体估值上行,形成典型的“核心资产”逻辑。
但是现在很多人说,寒武纪是科技版的茅台。
这比喻,小猎豹是不认同的。
茅台的逻辑是“确定性”:
寒武纪的逻辑是“可能性”:
所以,寒武纪不是“科技茅台”,它是AI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
两者也有共通之处:无论是茅台的品牌壁垒,还是寒武纪的技术壁垒,它们都在各自领域构建了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成为资本眼中的“硬核资产”。
当然现在市场风格是出现了一点的变化,我们可以复盘寒武纪的股价就知道。
2020年7月,作为“AI芯片第一股”登陆科创板,寒武纪一度备受追捧,但随后因商业化进程缓慢、连年亏损,股价一路下挫。
2022年,股价跌到46块,全年亏12.56亿。
那时候,你买寒武纪,是信仰;卖它,是理智。
转机在2024年:思元590发布,7nm工艺,推理能效比接近国际一线,适配国内所有主流大模型。
于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超250%,迎来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
自2023年初的54元低点起算,股价在两年多时间内涨幅超过20倍,上演了一场惊人的价值重估。
当寒武纪迈入“五千亿市值+千元股价”的行列,一个关键问题浮现:它能否像当年的茅台一样,带动整个科技板块的估值跃升?
从资金流向看,机构已开始“集中”。
2025年8月12日,寒武纪涨停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0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397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该股,合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15.09%。
这个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2017年,公募集中茅台,喊出“核心资产”;
2025年,机构重仓寒武纪,打出“硬科技主权”标签。
更关键的是,寒武纪正在带飞整个半导体板块。
2025年5月以来,半导体指数涨30%+,百元股里科技公司占比飙升。
从这方面来看,确实科技方面有望成为接下来的一个市场关注的方向。
虽然现在市场都在讨论寒武纪股价突破1000元,但是我们得冷静
因为A股不是没出过千元股,禾迈、石头这些都曾站上千元。
结果呢?两年内跌去80%,至今爬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故事讲完了,业绩跟不上估值。
所以,大家要知道,接下来,只有真正具备技术转化能力、能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利润的企业,才可能复制“寒王”神话。
仅有故事而无实质产出的公司,难以长期支撑高估值。
高估值本身意味着高预期,一旦业绩不及预期,回调压力巨大。
现在市场都在讨论寒武纪能走多远?
小猎豹认为,寒武纪股价就算超过茅台,其意义也不大。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科技股的估值将更加分化。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
唯有那些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商业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有望穿越周期,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