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密谋反华,澳大利亚想对中国稀土开枪,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本文内容均引用官媒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章最后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新“八国联军”来了,《路透社》9月23日报道:G7拟对中国稀土设定价格下限,还打算对部分稀土增收关税。

还有一消息人士称:澳大利亚也打算紧跟其后,我们不禁想问,澳大利亚究竟想干什么?在中国市场吃饱了要造反?中国54万吨油菜籽白买了?

澳大利亚

八国联手,矛头直指中国

本月初,G7集团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了会晤,澳大利亚官员也参与其中,这场会议围绕的核心并不是传统的金融或者安全,而是稀土。

G7加上澳大利亚凑成的“八国联盟”,目标就两个:一个是给中国稀土定价设下限,一个是准备加税,甚至还挂上“碳税”的环保外衣。

听起来好像在维护市场规则,实际上就是想从制度层面把中国的竞争优势削弱,设价格下限就是不让中国稀土便宜卖,目的就是逼那些依赖进口的国家自己“动手”。

但问题是,他们的“动作”有用吗?从矿石提炼到技术积累,中国稀土领域的主动性,是一点点积累来的,不是靠会议开出来的。

更让人玩味的是澳大利亚的角色,本来它不是G7成员,却坐上了这张桌子,作为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它嘴上说着“多元化供应”,实际上却跟着美国和加拿大一起鼓吹所谓“稀土去中国化”。

澳大利亚

更讽刺的是,在会前澳大利亚刚刚拿到了中国中粮集团下的54万吨油菜籽订单,这等于是左手拉生意,右手拿枪瞄准合作对象。

这种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若真惹恼了中国市场,连油菜籽这点买卖都可能保不住,澳大利亚这次的表现,说白了就是典型的“经济人”和“政治人”在打架。

农业和商界高兴坏了,毕竟54万吨油菜籽意味着,国内油菜籽价格蹭蹭上涨了,农户和出口企业都看见了实打实的好处。

尤其是在中加油菜籽贸易冷淡的背景下,这批订单简直是雪中送炭,中澳经过六轮技术谈判,好不容易在黑胫病检测标准上达成一致,还创新性引入了第三方检疫机制,这才让油菜籽重新进了中国市场。

但问题是,这边刚刚握手言和,那边澳大利亚政府又跟着G7开会,参与所谓“稀土战略联盟”,还琢磨着对中国稀土征税,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更尴尬的是,澳大利亚还得分神应付AUKUS的“账单”,美国这边一边让澳洲在安全上出力,一边还要求澳方升级军港、采购潜艇,整个计划成本可能高达3680亿澳元。

美日澳菲军演

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既要跟中国搞贸易,又得掏钱跟美国搞军事,还得面对国内产业部门对“对华强硬政策”的不满。

一边是农业出口的真金白银,一边是盟友的政治压力,这场平衡术,澳大利亚能跳多久?

稀土这张牌,中国不是没得打

从表面看,G7和澳大利亚确实在“下盘大棋”,想通过制度设计和关税壁垒让中国的稀土优势边缘化,但现实是,这棋盘他们不是棋手,中国才是!

中国控制着全球超过七成的稀土精炼能力,从稀土磁铁到电池金属,中国几乎是全链条的主导者。

西方国家这几年也不是没尝试“去中国化”,美国搞过稀土重开采,加拿大也投钱扶持本地提炼厂,但除了账上多了点预算,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突破。

并且,中国早就意识到稀土的战略价值,今年4月刚刚出台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就已经让不少西方企业开始喊“缺货”。

如果G7真把所谓“碳税”落地,中国不是没有反制工具。一个出口许可审批就能让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

再说回澳大利亚的油菜籽生意,54万吨的订单虽然看起来稳了,但别忘了,这笔交易目前还只是在商业层面达成,官方层面仍未完全敲定。

如果中方以检疫标准尚未完成最终确认为由,选择推迟或取消订单,也完全站得住脚。

别看这场八国会议气势汹汹,内部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和德国企业对稀土供应的依赖程度极高,尤其是汽车、电机和风能设备这些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几乎是“离不开”。

德国汽车建造

搞什么价格下限、碳税,对他们来说就是额外成本,真要实施,恐怕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本国企业。

而且,设价格下限这事儿,本质上破坏了市场规律,你设得太高,没人买账,设得太低,中国依然有竞争力,那这下限又有啥意义,关键是,这种政策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全球产业链更不稳定。

澳大利亚的处境也不比欧洲轻松,它想在两个大象之间跳舞,结果可能是被踩得最惨,一边跟着美国军演,一边靠中国买农产品,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如果继续下去,最终很可能两头都不讨好。

从眼下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来看,西方国家其实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只是嘴上不肯认,他们想通过建立规则、设门槛、加税收来“绕开”中国,但现实是稀土资源,不是你说“脱钩”就能脱的。

而澳大利亚的处境更像是一个缩影,它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但它的安全政策又死死绑在美国战车上,这种拧巴的状态,不仅让政策陷入困境,也让民众越来越疲惫。

中国能不能用稀土和油菜籽反制?当然可以,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有没有这个必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与其说是“反击”,不如说是“选择”,当一个国家在你面前同时摆出两张脸,你是继续握手,还是转身关门?这不是对方说了算的。

总之就一句话:澳大利亚要想在稀土上行动,就得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还想吃中国送来的饭。

国际关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关键在于你想站在哪一边,又能承受哪一边的代价,这一点不止澳大利亚要认清,G7集团国都要认清这个现实。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油菜籽   澳大利亚   稀土   中国   美国   下限   中国市场   政策   价格   订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