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发文前,全国27个省份陆续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广东以3.35万亿元继续稳坐经济总量头把交椅,但身后的江苏正以6.67%的高增速强势追赶,两省差距已缩小至不足500亿元。浙江凭借10.74%的增长率成为增速最快的东部大省,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则以超过14%的增速展现超强爆发力,西藏更以18.68%的增长率刷新全国纪录。在中部地区,湖北、安徽两省均保持8%以上的增速,而东北三省中辽宁表现最为亮眼,9.28%的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
江苏33088.6亿元的经济总量,距离广东仅差437亿元。单季度2068亿元的增量,不仅比广东多出53亿元,6.67%的增速更是高出0.28个百分点。这个制造业大省正在展现全产业链优势: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0亿元,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1%,南通船舶海工订单排到2028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进入全国GDP百强,均衡发展模式正在缩小与广东的区域差距。若保持当前增速,江苏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历史性超越。
从2020年的全国第11名到如今稳居同一位次,安徽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长三角跟跑者"到"创新策源地"的转变。12265亿元的经济总量背后,藏着多个爆发性增长点: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芜湖航空产业园吸引200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滁州光伏组件出货量占全球15%。
安徽还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三年超过3%,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7%。这个曾经劳务输出大省,如今正用科技红利改写经济版图。
3182亿元的经济总量虽只排在第22位,但8.37%的增速却让吉林成为东北振兴的亮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贡献了全省38%的工业产值,红旗新能源车出口量激增200%;吉林市碳纤维产能突破10万吨,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2%。冰雪经济更是异军突起,一季度接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冰雪装备制造产值同比增长45%。
不过人口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如何将经济增长转化为人口回流,仍是这个边疆大省的重要课题。
其他省份中,山东以8.38%的增速巩固北方经济龙头地位,河南1.22%的增速凸显转型阵痛,福建凭借数字经济维持6.93%的中高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贵州、甘肃等西部省份增速均超8%,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
纵观全国经济版图,东部强省的"贴身竞争"愈发激烈,中西部省份则通过特色产业寻找突破口。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单纯追求增速的时代已成过去,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正在重塑各省竞争力。可以预见,2025年的区域经济竞赛,将是发展质量的全面较量。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