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暴跌,背后竟是“自己人”捅刀?

茅台价格,又双叒跌了。

这回,飞天茅台的零售价甚至跌破了2000块。你没听错,相比年初还高高在上的2700,现在已经悄咪咪缩水超过四分之一。

说实话,这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从2022年开始,茅台的价格就像坐上了一辆慢悠悠的下坡小火车,不慌不忙,但就是没回头。尤其今年,更是一脚油门往下冲——3月开始松动,6月一波急跌,等到“双11”电商平台一补贴,好家伙,直接干到2000边缘。

每次跌完,总有人喊“回暖了回暖了”,但你稍微把时间线拉长一点,就能看清一件事:茅台,真的在降温。

所以问题来了:为啥?

有人说,现在饭局少了,“禁酒令”一发,很多场合酒都不让上桌;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了,搞点精酿、调点鸡尾酒不更香?还有人说,茅台自己产量上来了,稀缺性没了。

这些都对,但都不是最核心的那个答案。

今天,我想跟你聊点不一样的——看懂这一波茅台下跌,钥匙可能不在市场,而在“人”。

谁?黄牛。

别一听“黄牛”就觉得是那群蹲在店门口的“职业选手”。我说的这批人,范围广得多——有的是经销商,有的是烟酒店老板,有的是你家里那位囤了两箱说“等儿子结婚喝”的二叔,还有的,就是你中签之后第一时间算能赚多少差价的那个同事。

这批人,不爱喝,但爱囤。他们不信酒香,只信“还会涨”。

他们,才是茅台这些年价格神话里,真正的“核心用户”。

这帮人用真金白银砌出了一个巨大的“民间蓄水池”,把市面上的茅台吸得干干净净,一边制造“稀缺”,一边托着价格往上走。

但这个故事,从去年开始,彻底翻篇了。

一切,从茅台自己决定“亲自下场”开始。

01 利润,茅台自己要拿回来

你肯定知道,茅台官价1499,出厂价1169左右。但市场价一度炒到3000+。

中间这1500块的差价,谁吃了?

是黄牛,是那些囤货的人。

但茅台不乐意了。

于是——“i茅台”App来了。DTC模式启动,直面消费者。你自己来申购,1499直接到手。

这一招,直接掐断了黄牛的“呼吸管”。

2025年上半年,茅台光是直销收入就干了400多亿,占总营收比重接近45%——什么概念?它自己把曾经分给别人的利润,硬生生抢回来将近一半。

02 预期一崩,信仰就塌了

黄牛体系能转下去,靠的是什么?

是共识,是“肯定还会涨”的预期。

但当茅台自己开始卖酒,市场价格第一次出现松动,所有人的心态都悄悄变了。

你猜怎么着?囤货的人突然意识到:手里的茅台,可能不再是资产,而是会贬值的库存了。

于是,曾经的“买盘大军”,一夜变成了“抛售主力”。

那个吸纳了无数茅台的“民间蓄水池”,瞬间变成了“堰塞湖”,急着泄洪。

越抛,价越跌;价越跌,越要抛。

系统的崩溃,往往是从内部信心的瓦解开始的。

03 电商来了,降维打击

这还没完。

就当黄牛们心态已经快崩了的时候,另一个狠角色加入了战场:电商平台。

你发现没?

对黄牛来说,茅台是“利润品”;但对电商来说,茅台是“引流品”。

他们根本不靠茅台赚钱,他们贴钱卖,就为拉新——你为了抢瓶便宜茅台下载了App,明天可能就来买手机、买家电、买口红。

行业的利润核心,成了别人的获客成本。

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甚至后来还闹出了“黄茅起义”——几万黄牛有组织地下单、拒收、要求开票,试图拖垮平台。

但这种反抗,恰恰说明:他们真的痛了。

所以你看这一波茅台价格下跌:

是茅台自己动手回收利润;

是黄牛预期反转疯狂抛货;

是电商趁机补刀彻底打穿价格。

三步走,环环相扣,一场逃不掉的完美风暴。

说到底,溢价这东西,既是光环,也是诅咒。

它让你觉得自己点石成金,却也让你看不清:哪些是真实的热爱,哪些只是人群的狂欢。

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该借这个机会问自己一句:

我买一瓶酒,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喝,是为了藏,还是仅仅因为——怕错过?

想清楚这个,也许下次狂欢响起时,你我能走得更稳一点。

嗯,就唠这么多。

回头喝酒,尽量喝点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美食   茅台   自己人   黄牛   价格   利润   蓄水池   有的是   核心   差价   店门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