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技术沦为恶意攻击的工具,法律与正义便成为守护尊严的最后防线。近期,青岛保时捷销售中心牟倩文女士遭遇的AI合成不雅视频事件,以涉事男子被行政拘留五日、手写悔过书道歉告终,再次敲响了技术滥用的警钟。
34岁的牟倩文并非普通职场人,她凭借专业能力创下连续两年各售出170台保时捷的业绩,2025年9月更是再度拿下月度销冠,这份亮眼成绩让她收获关注的同时,也意外成为恶意攻击的目标。10月以来,网络上突然出现大量以其为原型的AI合成虚假视频及不良内容,这些经技术伪造的素材被肆意传播,随之而来的还有无休止的骚扰电话轰炸和不明好友申请,其生活与工作节奏被彻底打乱,名誉也遭受重创。
面对这场无妄之灾,牟倩文没有沉默。10月10日,她公开晒出派出所报案照片,明确宣告"视频百分之百伪造",并对造黄谣者正式宣战。为锁定源头,她不仅委托律师团队进行证据保全与公证,还悬赏征集关键线索,坚决追究涉案人员的民事及刑事责任。这份决绝背后,是对自身权益的坚定捍卫,也呼应了律师郑炫的观点:"被造黄谣不是个人过错,而是遭遇侵害的证明"。
正义的到来并未让受害者久等。10月12日,牟倩文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一名在群内转发其照片并搭配不雅视频实施侮辱的男子已被查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该男子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同时曝光的手写悔过书中,涉事男子坦言自己"没过脑子盲目转发",表达了懊悔之意。
事件尘埃落定之际,牟倩文在社交平台发文表态:"让法律回归法律,让生活回归生活"。她表示将卸下包袱,全心投入热爱的事业,以积极状态回应支持与信任。这一态度既展现了受害者的坚韧,也传递出明确信号: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即便AI技术能制造虚假表象,传播路径与责任人仍可溯源。
从杭州男子因AI换脸制作传播淫秽视频获刑七年三个月的案例,到此次涉事者被行拘,司法实践不断明晰AI滥用的法律边界。正如专家所言,深度伪造技术虽日趋成熟,但任何以侵害他人权益为目的的滥用行为,终将受到法律制裁。保时捷女销冠的维权历程,不仅为同类受害者提供了维权范本,更警示所有人:技术应当向善,逾越法律红线的试探,只会换来咎由自取的结局。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