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茶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淳安县鸠坑乡作为唐代贡茶产区,这里孕育出国家级良种“鸠坑种”。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鸠坑乡的茶文化底蕴愈发深厚,传承至今,绵延不绝。4月11日,鸠坑乡迎来了“贡茶鸠坑·龙井祖庭”千年茶树王祭祖仪式暨“赏千年茶魂听古树新声”直播活动。仪式现场庄重肃穆,场面宏大,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仪式当天,激昂的鼓点如雷贯耳,瞬间拉开了茶龙表演的精彩序幕。灵动的茶龙在舞者的巧妙操控下,身姿矫健,上下翻飞。它时而如苍鹰盘旋,时而似游鱼穿梭,引得现场观众欢呼雀跃,掌声如潮。茶龙舞动的轨迹,仿佛为茶园注入了一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也点燃了人们对茶产业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
紧接着,主祭人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庄重地走向茶树王。在众人的注目下,主祭人高声宣读祭茶文。祭茶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茶农们对茶树王的感恩与崇敬之情,寄托着茶事顺遂、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随后,茶农们依次来到茶树王前,怀着虔诚之心,小心翼翼地系上象征吉祥的红飘带,表达对茶叶丰收的强烈期盼。悠长的祭茶号子在茶园上空久久回荡,将鸠坑乡传承千年的茶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仪式现场,茶树王前整齐摆放的一排茶荷尤为吸睛。茶荷之中,鸠坑群体种、鸠坑早、鸠16、鸠20、鸠白一号等二十余种茶叶有序陈列。这些皆是“鸠坑种”孕育出的后代品种,它们作为众多优良品种的代表,静静见证这场庄严的献瑞仪式,象征着“鸠坑种”如同不息的薪火,代代相传,永不落幕。
如今,鸠坑乡凭借9790亩广袤的茶园,采用“龙头+大户+村集体+茶农”鸠坑共富模式,全力推进全域有机化管理。目前,全乡超50%的茶园已获得绿色与有机认证,茶园统防统治也实现了全面覆盖。以“鸠16”“鸠20”等优良茶树品种为核心,鸠坑乡新建或改建了300余亩良种基地,从源头上把控茶叶品质与产量,为茶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鸠坑乡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致力于缩小“三大差距”。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启动实施茶产业乡村共富人才综合体建设。通过搭建广阔平台、大力引育人才,推动党建、人才、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茶育才,以人兴茶”的发展新路子,实现了茶叶增产、茶企增效、茶农增收的多赢局面。
截至目前,鸠坑乡已成功招引入驻省科技小院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5家、省市级博士创新站3家,吸引高层次茶产业人才12名、茶炒制技能乡土人才20名。共实施茶叶籽综合利用等项目13个,出口夏秋茶500余吨/年,助力茶农茶叶亩均增收3000元。成功培育“茶二代”32名,选送20余名“茶二代”参与省市级比赛,其中1名获评2024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这场茶树王祭祀仪式,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坚守,更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鸠坑乡将以此次祭祀仪式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当地“三茶”协同发展,向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前行。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