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如果不给万亿美元薪酬 马斯克可能离开
据外媒10月28日报道,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近日呼吁股东支持一项高达1万亿美元的CEO薪酬方案。罗宾·丹霍姆称:如果该方案未获通过,CEO埃隆·马斯克可能会离开特斯拉。
据悉,该方案要求马斯克在10年内完成多项业绩目标(如特斯拉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至8.5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车等)才能获得全额报酬,但因规模庞大且缺乏约束机制引发争议。若方案被否,马斯克可能辞去CEO职务或离开公司。
马斯克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缺乏足够控制权是他目前最大的担忧。他称,不会在没有“足够影响力”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建设“机器人军队”等关键项目。按照方案,他的薪酬计划与未来7年半的业绩目标挂钩,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目前马斯克持有特斯拉约15%的股份。

目前,这项薪酬提案引发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等代理咨询机构的批评。股东咨询机构已建议否决该薪酬方案,认为其规模巨大且具有稀释性。机构股东服务公司呼吁投资者投反对票,理由是该方案规模过于庞大且缺乏有效约束机制。多个州财政官员及SOC投资集团,也对董事会是否具备有效监督能力表示质疑,认为该计划无法保障股东的长期回报。
马斯克则批评机构股东服务公司,称其为“企业恐怖分子”。事实上,马斯克的薪酬历程一直跌宕起伏。2018年订下的上一份薪酬方案,他提前满足全部绩效指标,却至今未拿到报酬。

特斯拉股东投票将于11月5日截止,公司预计将在11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布初步投票结果。
马斯克离开特斯拉的潜在后果是什么
表面上,埃隆·马斯克可能离开特斯拉的核心原因是其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未获股东批准。
特斯拉董事会于2025年9月提出该方案,要求马斯克在10年内完成市值增长、汽车交付量等目标。
尽管马斯克批评质疑该方案的机构(如ISS),但若股东大会未通过,他将面临失去激励的困境。特斯拉董事长罗宾·德霍姆明确表示,若马斯克离职,公司可能“损失大量价值”,因其领导对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据相关财经报道,马斯克近期的话语非常强硬,态度可以说是“谁爱干谁干”。特斯拉为了留住这位灵魂人物,出台了上文提到的一份总额巨大的薪酬方案,尽管方案意在保障马斯克未来十年继续掌舵,但外界质疑不断。这一薪酬方案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正是因为其数额之巨。

外界表示,马斯克的离开马斯克,可能会导致公司股票大幅下跌,市值缩水,甚至影响到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市场信心。 然而,也有人认为,马斯克的离开未必是坏事。
尽管马斯克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个性和管理风格也常常引发争议和冲突。 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合适的继任者,特斯拉或许可以在更加稳定和专业的管理下继续前行。
超越金钱真正的目的在于控制权
外界普遍认为,像马斯克这样的顶级企业家,根本就不会在乎薪酬。众多公司创始人,例如苹果的乔布斯、亚马逊的贝索斯、以及Meta的扎克伯格,常常只象征性领取极少的工资1美元,他们真正的财富主要来自公司股权和持续增值。企业家通过持股享受公司成长的红利,薪酬只是象征性存在。而马斯克这次却高调以薪酬要挟,更显与过往“理想主义创业者”的形象反差强烈,这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但实际上,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股权结构非常独特。他虽然是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公司成长的关键推手,但目前仅持有约15%的股份。这个比例在关键投票中,不足以一锤定音。多轮融资和上市,让马斯克的股权不断稀释,他目前的地位更类似于“职业经理人+大股东”。这种角色使他必须通过外部途径巩固自身影响力,高额期权奖励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高额期权背后的核心,其实是控制权的争夺。马斯克如果能成功获得新方案的期权激励,未来一旦行权,他的持股比例将显著提高,也能在董事会拥有更强话语权。在汽车行业激烈竞争、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的当下,这对特斯拉的战略导向和发展节奏至关重要。例如自动驾驶技术、超级工厂布局、机器人与出租车等关键项目,都需要创始人的坚定掌控与推动。因而,薪酬之争的本质,并非单纯的金钱利益,而是对特斯拉未来控制权的战略博弈。
以马斯克当前的财富规模,无需担忧日常生活。对他而言,大额薪酬并不是生活必需,背后更重要的是对特斯拉的影响力和主导权。特斯拉不仅是电动汽车制造商,更承载着他推动能源革命和实现可持续未来的理想。如果马斯克失去对特斯拉的绝对控制,他的很多创新理念和技术规划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被搁置,这正是他无法容忍的局面。
因此,无论是公开威胁辞职,还是力争高额报酬与股权,其核心都围绕对企业的掌控权展开。
结语:万亿美元薪酬背后的权力游戏
表面上看,这场围绕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的风波是关于金钱的争议。但深入分析,核心矛盾并非马斯克贪图巨额财富,而是他对特斯拉未来发展主导权的争夺。
马斯克目前仅持有特斯拉约15%的股份,其影响力已随公司壮大和融资被稀释(他最多时持有特斯拉约20%的股份)。他提出的薪酬方案本质是一项“对赌式”的股权激励:只有在带领特斯拉实现市值飙涨、销量飞跃等极其宏伟目标的前提下,他才能获得行权资格,从而大幅提升持股比例至23%左右 。这增加的股权,才是他真正看重的筹码——确保其在关键决策(如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未来工厂等战略方向)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不容置疑的控制力。

马斯克的财富早已超越了对薪酬的需求。他强硬表态“不给控制权就走人”,反映的是一位富有远见且强势的创始人,对公司灵魂走向的极度执着。特斯拉正处于技术革命和竞争白热化的关键节点,马斯克认为,只有掌握足够的权力,才能毫无掣肘地推动那些高风险、高投入、长期才能见效的创新项目(比如,他口中的“机器人军队”),并实现其宏大的愿景。特斯拉董事会也承认,失去马斯克将带来“巨大价值损失”。
因此,这场看似天价薪酬的博弈,实质是马斯克为确保其掌控特斯拉未来发展轨迹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股东们的投票,将不仅决定一笔报酬的归属,更将深刻影响特斯拉未来是由职业经理人主导,还是继续由这位充满争议却又不可或缺的创始人掌舵前行。这关乎控制权,远胜于金钱本身。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