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有哪些关于食品的谣言被广泛传播,后来被科学证伪?

10 个吓人食谣?别再傻傻分不清!


一、假鸡蛋:“塑料蛋”唬人,实则亏本骗局


咱平常去菜市场,有没有听奶奶念叨:“这鸡蛋看着假假的,不会是塑料做的吧?”还真有人信了网传的“假鸡蛋”谣言,说用化工原料能捣鼓出以假乱真的蛋。我小时候就被短视频忽悠过,非拉着妈妈去粮油店求证。人家老板直接调出货车运蛋监控,满满当当的真鸡蛋,蛋壳还带着农场的干草呢!专家也说了,真鸡蛋批发价才几毛钱,假的成本得翻几倍,谁会干这赔本买卖?敲开一瞧,真蛋的蛋黄蛋清“紧紧抱成团”,假的一戳就散,这下放心吃吧!


二、鲜面条含硼砂:正规面条没“毒招”


小区门口的面馆,之前老被传“加硼砂保鲜”,吓得大伙不敢买。有回我买面,旁边阿姨嘟囔:“这面咋这么劲道,准加了硼砂。”回家我就嚷着让妈妈用矿泉水瓶“验毒”,把面条泡水里看浑不浑。后来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老板拍着胸脯保证:“加硼砂?那可是违法的,我可不敢!”正规面条靠食盐和淀粉提劲,现在超市卖的,好多都贴着“无添加”,煮面水清亮亮的,香得很!


三、蔬菜喷甲醛:天然“小甲醛”无害


冬天跟外婆逛菜市场,卖菜大叔被顾客质疑:“你这菜喷甲醛了吧?”回家外婆就把白菜泡老半天“去毒”。其实啊,咱吃的苹果、葡萄本身就含微量甲醛,这是植物生长的“小秘密”,就跟人会喘气一样正常。就算有不良商家喷了,甲醛溶于水,回家多洗多泡,炒一炒就挥发啦。要是因这谣言不敢吃菜,营养跟不上,那可亏大咯!


四、臭豆腐造假:发酵香不是“化学臭


上学那会,班里同学看了网传视频,打死不吃臭豆腐,说“用硫化钠泡的,臭得要命”。有次春游,古镇老师傅现场做臭豆腐,把豆腐放陶缸,盖着荷叶发酵,凑近一嗅,酸溜溜的香,哪是视频里的“药水味”!查资料才晓得,那些造假视频多数是博眼球的摆拍。正规臭豆腐靠微生物发酵,按规定用添加剂,安全又美味,路过小摊来一份,蘸上辣酱,咬一口,绝了!


五、牛奶喝后拉肚子:别错怪牛奶啦


表弟小时候一喝牛奶就闹肚子,舅妈直嘀咕:“这牛奶指定有问题。”跑去医院一查,医生笑着说:“不是牛奶假,是孩子乳糖酶少,不耐受。”咱好多中国人断奶后少喝牛奶,乳糖酶“偷懒”,一喝,肠胃就“咕噜咕噜”抗议。换无乳糖的舒化奶,或者少量多次喝,让肠胃适应适应,牛奶可是补钙“神器”,别冤枉它!


六、纯合成假牛奶:造价高,真奶才靠谱


前几年网传“假牛奶用二氧化钛勾兑”,可把奶奶吓坏了,每次买奶又是摇又是尝。有回逛超市,奶奶瞅着牛奶配料表“生牛乳”仨字,还不信:“咋这么便宜,肯定假的。”专家算账才明白,一吨生牛乳三千多,合成假奶光原料就得四千往上,谁傻呀做这亏本生意?真牛奶加热有奶皮,假的一煮分层,简单辨别,放心畅饮!


七、果胶有毒:果冻里藏着“肠道护卫


小学同桌超爱果冻,她妈妈却不许,说“果胶是工业胶水,吃了肠子打结”。有次她偷带果冻来学校,悄咪咪分给我们:“就吃一口,别让肠子黏住。”科学课老师揭秘,果胶是从果皮提取的天然好物,像植物的“橡皮筋”,到肚子里吸水膨胀,帮肠道“打扫卫生”。正规厂家出的酸奶、果酱含果胶,都安全,现在我吃果冻,还跟妈妈打趣:“给肠道做按摩咯!”


八、养殖虾泡药:虾宝“吃药”为健康


去年暑假去舅舅养殖场,见他往虾池撒“白药粉”,我惊得大叫:“舅舅,你给虾下毒啊!”舅舅笑得眼泪都出来:“傻孩子,这是维生素 C,给虾补营养呢。”网传“养殖虾泡药增重”是谣言,虾在水里会生病,养殖户用国家许可的药,上市前还有休药期,药残留代谢干净。去市场挑活蹦乱跳的虾,回家白灼,鲜得能把眉毛“鲜掉”!


九、化学物质制造假包菜:塑料菜炒不出美味


前年冬天,奶奶在小区群瞅见“假包菜用化学纤维做,烧冒黑烟”,立马把新买的包菜扔了。我好奇,拿片包菜放灶上烧,“滋滋”响,冒白烟,还有菜香。原来“假包菜视频”是玩具菜摆拍,真包菜含水多,炒时“噼里啪啦”出水,塑料菜一炒就化,根本不是一码事。现在炒包菜,我都喊奶奶来看:“瞅瞅,这哪是假的,香着呢!”


十、冷冻馒头产生黄曲霉素:冰箱是“保鲜卫士”


去年过年,妈妈蒸好多馒头放冰箱,奶奶非让三天吃完,说“冻超 48 小时有黄曲霉素,剧毒”。有回妈妈忘吃,奶奶差点全扔了。查资料才懂,黄曲霉素爱湿热,像夏天梅雨天,馒头常温易发霉,可冰箱冷冻层零下 18℃,霉菌“冻得不敢动”,哪来毒素?咱家馒头一冻半月,热一热,松软如初,奶奶也懂了:“冰箱真能保平安!”


这些谣言咋“飞”得这么快?


您瞧,这些谣言就爱靠吓人视频、邻里闲聊乱窜。有人拍假鸡蛋制作,不提成本高;还有人乱剪正规生产画面,搞得大伙以为啥都不能吃。其实咱国家把食品安全盯得死死的,去正规地儿买菜买吃的,基本不用担心。


下次遇谣言,记住这三招!


1. 先瞅瞅“谁在扯”:是专家、正规机构,还是“七大姑八大姨”瞎传?


2. 再琢磨“靠谱不”:像假鸡蛋贵过真的,合理吗?


3. 最后动手“探个险”:冻馒头发霉没?假包菜敢下锅炒不?一试见分晓!


写在最后:

咱老百姓在意吃,图个健康,可别被谣言吓得这不敢尝、那不敢买,亏待自个儿肚子。记住咯,科学是“防谣宝剑”,多学知识,不信“歪理”,让谣言无处遁形!

注:本文为科普内容,具体食品购买请选择正规渠道,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谣言   硼砂   果胶   臭豆腐   甲醛   馒头   正规   牛奶   奶奶   鸡蛋   美食   科学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