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金价经历了剧烈震荡
引发关注
10月14日早间
现货黄金短线拉升
一度触及4148美元/盎司
受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影响
国内品牌金饰品克价也随之上涨
突破1200元
2025年初,国内多品牌金饰价格围绕在800元/克波动。截至10月14日,年内金饰每克已上涨约400元。
然而,14日午后
现货黄金短线急跌超40美元
A股黄金股集体下跌,其中,洛阳钼业、盛达资源跌超5%,紫金矿业、浙富控股跌超4%,铜陵有色、盛屯矿业、江西铜业、招金黄金跌超3%。
不过
今日(10月15日)最新消息
受贸易紧张局势和鲍威尔降息信号推动
现货黄金突破4180美元/盎司
再创历史新高
日内上涨0.9%
国内金饰品牌
最新足金金饰克价
相比昨天再上涨17元至24元不等
周大福足金金饰克价1235元
老庙黄金足金金饰克价1235元
老凤祥足金金饰克价1230元
随着金价持续上涨
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的热情
也不断高涨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年轻群体金饰拥有率显著提升。《2025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提到,18-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5年前仅为37%。
“现在最受欢迎的是1-3克的小件金饰。”北京某珠宝城销售人员介绍。记者注意到,这些小巧精致的金饰往往采用“一口价”销售,打破了传统“按克计价”的模式,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
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部分商家给出的“一口价”连明确克重都不标注,由金店直接定价销售。
那么
“一口价”黄金饰品到底有多少门道?
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
需要注意什么呢?
想不花大价钱
赶这波黄金热潮的坊友
一定要仔细看看↓
克重不明确、置换规则模糊
“一口价”金饰套路多
近日,河南漯河的王女士购买了几件黄金饰品,她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一口价”黄金,回到家后才发现重量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她花9000多元买的戒指、耳环,核算下来要1400多元一克,而黄金饰品的市场价普遍在1100多元一克。
“我第一次买,我问店员克重,他避而不答,一味推销让我试戴,然后引导我消费。我付钱时没有称重,买完后,质保单上也没写重量,导致我根本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克,回家我才发现这是一口价黄金,远超当天的金价。”
安徽的黄女士也自认为已经做足了功课,购买时特意向店员强调要按克重计价,但结果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一口价”产品。“从始至终没跟我说这是一口价,也没有说克重,我连标牌都没看到。”
记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检索发现,近期关于“一口价”黄金的消费纠纷投诉频繁。究其原因,大多指向了门店在销售过程中涉嫌隐瞒信息,误导消费者。由于手中缺少证据证明商家在销售时未尽到告知义务,导致大多数消费者维权困难。
专家:销售不得误导
信息透明是关键
记者在北京走访了多家黄金饰品店铺,发现一些品牌确实有“一口价”黄金饰品和论克称重黄金饰品两种。店员表示,可以理解为两种定价方式,传统的是按照当日金价乘以黄金重量再加上工本费。“一口价”黄金虽然也是千足金,但不以重量来算,而是以“件”定价。
店员1:
它不论克,就论标价。这是5D工艺,很多年轻人不想买那么贵的,而这个能满足他的需求。
不过,如果以后希望“以旧换新”进行回收,“一口价”金饰的价格认定仍要以克来核算。从投资角度看,购买“一口价”黄金不划算。
店员2:
“一口价”金饰单价算下来不合适,以后想换购的话,有的款式换不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
“一口价”黄金饰品?
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
商家和品牌应该尽到怎样的义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一口价”以克重销售没有问题,关键在于销售时不要误导消费者。
“这是两种不一样的销售形式,关键是在销售时不应混淆,不要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两种方式销售的产品克重价格是一样的。即使是‘一口价’黄金,它的成分、重量等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也对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把这些信息都标注出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坊友们最近入手黄金了吗?
买过“一口价”金饰的
评论区都来说说
有什么套路需要提醒大家
(来源:新闻坊综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