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今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经成为全球资金焦点,一方面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低迷,另一方面,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向美联储主席施压,想要达到降息的目的,美联储对此会怎么应对?这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吗?
国内经济基本面近期出现边际改善信号,8月PPI同比和环比数据均有所回升,显示“反内卷”政策逐步见效,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缓解,然而,市场整体仍处于政策发力的空窗期。
9月由于中报季刚刚结束,加之中秋和国庆长假临近,资金面倾向于持币观望,市场情绪难以形成合力上攻,行业轮动速度明显加快,符合历史“日历效应”特征。
从市场表现来看,A股近期震荡走高,沪指一度创下近十年新高,但全市场成交量能持续回落,风格上,成长板块占优,电子、房地产和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居前,市场整体处于震荡轮动态势,缺乏明确主线。
展望未来,10月底的四中全会将成为关键节点,“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有望为市场注入新的政策预期,但在那之前,9月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
海外市场的焦点完全集中在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及其独立性风险上。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大主题:一降息周期重启在即,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8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不及预期,且历史数据被下修91.1万人。
同时,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8月PPI环比意外转负,同比增长也低于预期,这些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当下,市场定价表明,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2.5%。业内预计,年内还将持续降息,且降息次数可达三次之多,尽管经济数据整体可控,但美联储的降息更可能是“预防式”的,旨在应对潜在的经济下行风险。
二美联储独立性面临严重风险,特朗普政府通过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公开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试图干预货币政策以实现更激进的降息,这种行为严重挑战了美联储的独立性,若货币政策制定受到政治干扰,美国可能面临再通胀甚至滞胀风险,并动摇市场对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
从历史经验来看,预防式降息周期中各大类资产的表现存在一定规律:权益资产方面,全球股票市场多数表现亮眼,美股在降息前后普遍上涨,新兴市场相对分化,港股与美股相关性较高,降息后通常表现较好;A股走势相对独立,但小盘成长和科技板块往往占优。
固定收益与货币方面,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通常在降息前已提前反应,呈现下行趋势,降息后,其走势缺乏明确规律,更多受经济基本面和政治因素影响。
大宗商品方面,黄金具有明显的“抢跑”特征,降息前即开始上涨;而工业品受全球需求制约,降息后多数时期表现不佳,资源品股票与A股大盘相关性较强,与商品价格本身相关性较弱。
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一任主席人选。当下,候选名单已缩减至三人,分别为现任理事沃勒、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以及前理事沃什。
尽管三人货币政策立场均偏鸽派,但其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沃勒最强调政策独立性,降息节奏可能更依赖经济数据,相对谨慎;哈塞特和沃什更可能迎合特朗普的政治意图,尤其是沃什,若其当选,降息节奏可能更快,但也可能加剧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和美元信用的担忧。
目前市场预测沃勒当选概率最高,但无论最终人选是谁,美联储的宽松基调均已确定,在全球关税战和潜在政治压力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可能面临再通胀甚至滞胀风险,进而推升全球资源品价格。
新浪财经--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从美联储重启降息到美联储独立性风险,资源品牛市或正在酝酿 2025-09-16 00:08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