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则数百万年薪、亏则黯然离任!中原证券首席投资官刘灏辞职公告无感谢语

4月17日,中原证券(601375.SH)发布的一则高管变动公告,引发了业界的不少关注。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刘灏先生因个人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席投资官职务的报告。该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刘灏先生确认与公司董事会不存在意见分歧。这一语气平淡、简短的公告,尤其缺乏对其过往工作的任何感谢语,令人对其离职的背景产生诸多猜想。

图片系中原证券公告部分截图

毕竟,同属执行委员会成员的花金钟此前辞职时,中原证券在公告中用了大量篇幅称赞其在任期间“勤勉尽责”并对此表示“由衷感谢”。且机构之家翻看较近的几段离职公告也发现皆有感谢语且篇幅不短。所谓事有反常必有妖,此次刘灏辞职公告的克制措辞或许并非偶然,更像是一种态度。但具体情况如何,仍待观察。

图片系中原证券关于花金钟辞职公告部分截图

职业路径:从审计到投行,再到投资

根据中原证券官网公布的简历,刘灏,1972年生,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注册会计师资格。其职业生涯始于深圳中华会计事务所,1993年7月至1998年1月期间担任审计二部高级经理,具备扎实的财务审计能力。

随后加入光大证券,在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八年间,在投资银行总部担任高级经理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投行经验。2006年10月转投联合证券,至2011年8月担任债券业务部总经理,专注于固定收益产品领域。2011年8月加盟民生证券,历任投行事业部副总裁、固定收益事业部总裁以及公司副总裁等重要职务。

2018年6月,刘灏加入中原证券,并于2020年5月起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2022年1月起兼任执行委员会委员。

营收下滑、净利翻红

近日,中原证券发布了其2024年度报告。从财报数据来看,中原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6.90亿元,同比下降14.13%;归母净利润却增长16.18%,达到2.46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也由2023年的1.53%上升至2024年的1.76%,增加0.23个百分点。

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中原证券2024年仍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费用控制。全年营业支出由2023年的17.59亿元降至14.86亿元,同比下降15.51%。其中,管理费用下降最为明显,从13.82亿元缩减至11.43亿元,同比减少17.31%。管理费用的压缩主要来源于职工薪酬支出的减少,反映出公司在人力成本端采取了更加紧缩的策略。

二是营业外收入的显著增加。2024年,公司营业外收入由2023年的0.06亿元上升至0.37亿元,主要系子公司处置抵债资产所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这一收入虽不具备持续性,但在2024年对利润形成了正向支撑。

从收入结构来看,尽管部分条线实现增长,但整体仍呈现较大分化。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0.88%,达到6.43亿元,利息净收入则录得2.45亿元,同比大增94.11%,反映出交易活跃度上升背景下的业绩修复。

然而,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38.79%至0.56亿元,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更是同比大幅下滑49.73%,至仅0.24亿元,显示出公司在投行与资管板块面临较大挑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投资类收入表现不佳。2024年投资净收益为5.12亿元,同比下降41.3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则由2023年的-0.97亿元进一步下降至-1.99亿元。

整体来看,2024年中原证券利润增长更多依赖于成本收缩与一次性非经常性收入的提振,而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尤其是在自营、投行与资管等关键条线上的承压状态,仍值得警惕。

时机误判:错过了四季度行情?

从中原证券2024年的财报与资产结构来看,其自营投资业务整体表现较为低迷,这一结果可能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择时存在偏差,二是资产配置策略相对激进,大部分金融投资资产都投入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之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和2024年底,中原证券金融投资资产分别为248.04亿元和177.95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分别高达97.85%与99.07%,几乎构成全部投资敞口。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以短期内获利为目的持有、并准备近期出售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工具。这意味着中原证券将绝大部分金融投资资金集中于短线博弈。

从2024年各季度末的金融投资资产变动趋势来看,择时与配置上的偏差尤为明显。Wind数据显示,中原证券2024年各季度末的金融投资资产分别为215.93亿元、262.14亿元、184.96亿元和177.95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出现大幅加仓行为,而在三、四季度又快速减仓。

从股市表现看,自2024年5月下旬起,上证指数开启一轮持续调整,直至9月下旬“9·24行情”启动,市场迎来量价齐升大行情,债券市场亦在四季度出现了较大的行情。

图片系上证指数日K线图

资料来源:Wind

图片系中证全债指数截图

资料来源:Wind

结合上述市场走势分析,中原证券在2024年第二季度大幅加仓后,正好遭遇三季度股市调整与债市低波动期,而在三季度大幅减仓,又恰恰错过了四季度股债市场的大行情。

薪酬在公司高管中断崖式排第一

从薪酬数据来看,刘灏在中原证券内部的薪酬水平长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与2022年,刘灏的年度税前薪酬分别为326.91万元与391.34万元,而同期排名第二的高管薪酬仅为153.46万元与108.90万元,差距显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度的薪酬情况。中原证券2023年年报中披露刘灏当年薪酬为161.54万元,明显低于此前水平。但年报亦明确说明,该数字为暂发数,实际税前报酬总额需待公司年度考核完成后,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确定。随着2024年年报的披露,刘灏2023年经审议的最终税前薪酬调整为238.57万元,远高于此前年报中所披露的暂发金额。而其2024年薪酬为124.79万元,同样为暂发数,实际薪酬是否会再次大幅超预期目前不得而知。

结合其分管的核心业务来看,刘灏的薪酬走势与中原证券近年来的自营业务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自其于2020年5月起担任首席投资官后,2021年成为其完整履职首席投资官后的首个财年,自营业务实现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325.67%,可谓开局亮眼。2022年由于行业整体在该业务上均表现不佳,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虽录得43.46%的下滑倒也说得过去。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强劲反弹至5.20亿元,同比增长128.82%,迎来高光时刻。

然而2024年则出现显著反转:自营业务收入转为负值,录得-0.57亿元,表明资产配置或交易操作中出现了重大偏差,直接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也对刘灏的绩效评价形成了较大挑战。

2024年公司违规频发亦涉及投资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原证券党建在线”公众号上,刘灏曾于2024年5月表示,“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职业声誉,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违规违纪行为。”他还表示,自营业务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债券销售交易业务为抓手,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与河南资本市场发展。此言论进一步印证其在公司内部主要分管自营投资业务,尤其聚焦于债券交易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是中原证券暴露大量合规管理问题的一年,监管层密集出手,措辞严厉。全年共收到来自证监会、河南证监局及北交所等多个监管机构的处罚、整改与警示函,涵盖投行业务、资产管理、股票质押、信息披露、从业人员行为等多个方面。根据新浪财经数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原证券及其相关人员违规记录多达16起。

其中,最严重的处罚是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10月决定暂停其债券承销业务六个月。除此之外,公司在投资方面的也存在不少合规内控问题。2024年4月26日河南证监局发布的《关于对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责令改正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中,监管部门明确指出中原证券“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不到位”,并详列了多个方面的失责情形。其中便提到,公司在个别重大投资项目中未进行充分、审慎的风险评估,显示出其在项目立项、投资决策流程中缺乏完善的风控介入机制。

没有功绩回顾,亦无感谢辞,只有一纸辞任和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从曾经的业绩逆袭和力挽狂澜,到2024年业绩的滑坡与黯然离场,首席投资官刘灏的辞任无疑是中原证券投资板块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然而,值得关注的,不仅是个体的离开,更是中原证券能否在合规问题频发、风控体系亟待强化的背景下,走出一条行稳致远的发展之路。能否有效提升合规管理,强化风险控制,才是公司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源自机构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中原   公告   证券   净收入   债券   年薪   薪酬   黯然   首席   资产   收入   业务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