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非你莫属》的舞台上,西装革履的老板们坐在真皮沙发上,对着求职者的简历指指点点。
优胜教育的陈昊用 “幼稚” 二字碾碎创业者的梦想,聚美优品的陈欧翘着二郎腿怼求职者 “你懂什么”。
那时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命运的剧本比他们投资的短剧还要魔幻。
如今陈昊的微博成了 “讨债广场”,陈欧在郑州的短剧片场背台词,当年被羞辱的求职者反而活成了他们最不想看到的样子。
2012 年的《非你莫属》堪称老板们的 “封神现场”。
陈昊作为教培行业的 “大佬”,对着海归硕士赵京鹤冷笑:“工资要这么低,是不是学历造假?”
当求职者坦诚创业失败时,他直接拍桌子:“你根本不懂创业,就是在浪费时间!”
那会儿优胜教育在全国有 200 多家校区,陈昊戴着 “教育专家” 的光环,说话比圣旨还管用。
另一边的陈欧更狠。
2014 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敲钟,31 岁的他身家 76.5 亿,一句 “我为自己代言” 火遍大街小巷。
在节目里,当求职者指出聚美网站 “首页没搜索框” 等 30 多处问题时,他直接翻白眼:“你一个外行懂什么?”
气得求职者当场摔话筒走人。
那时候的陈欧,连王思聪都要喊他一声 “欧哥”。
这些老板们的傲慢,本质上是用资本和名气垒起的金字塔。
陈昊仗着教育行业的刚需,觉得家长和学生永远是待宰的羔羊。
陈欧靠着美妆电商的风口,以为流量会永远跟着他转。
他们在节目里羞辱求职者,其实是在享受 “权力的快感”。
毕竟,谁会跟一个年薪百万的老板计较呢?
2020 年的 “双减” 政策,成了陈昊噩梦的开始。
优胜教育的校区一夜之间从 200 多家缩水到不足 20 家,北京总部被上千名讨薪教师和退费家长围得水泄不通。
更绝的是,陈昊居然让 70 多岁的科学家母亲唐芳琼当法人 “背锅”,自己躲在幕后装消失。
如今他的微博评论区全是 “还钱”“发工资”,连当年被他嘲讽的创业者都在下面留言:“陈总,现在还觉得我幼稚吗?”
陈欧的报应来得更早。
2014 年聚美优品被曝第三方商家售假,祎鹏恒业用假授权书卖假手表,直接导致股价暴跌 60%,市值蒸发 45 亿美元。
为了挽救颓势,他疯狂跨界:投资 15.5 亿给宝宝树,砸 3 亿做共享充电宝,甚至拍电视剧《温暖的弦》。
结果呢?宝宝树成了 “母婴坟场”,共享充电宝被美团碾压,电视剧豆瓣评分 3.2 分。
2020 年聚美退市时市值仅剩 2.27 亿美元,连巅峰时期的 5% 都不到。
现在他在郑州的短剧片场,每天对着 “霸总爱上我” 的剧本发愁,网友调侃:“当年在节目里挑演员,现在自己成了工具人,背台词背得过瘾吗?”
这些老板们的崩塌,表面看是政策和市场的错,实则是 “德不配位” 的必然。
陈昊为了扩张逼加盟商压货,陈欧对消费者投诉装聋作哑,他们把 “割韭菜” 当成了商业模式,却忘了商业的本质是信任。
就像老话说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最打脸的,是当年被老板们踩在脚下的求职者,如今活得比他们体面多了。
那个被文颐用法语羞辱到晕倒的郭杰,后来被法国大使馆和学校双双证明学历清白,反倒是文颐被扒出法语连 A2 水平都不到。
现在郭杰在一家跨国企业当翻译,年薪 50 万,偶尔还在微博晒和法国同事的合影,配文:“当年的委屈,都是现在的勋章。”
还有那个被陈昊撕碎简历的应届生,憋着一口气考上 985 研究生,毕业后创业做教育机构。
去年他的公司估值超过 2 亿,还在节目里隔空喊话陈昊:“当年您说我‘浪费时间’,现在我的学生里有 3 个考上了清华。”
更绝的是,他公司的招聘启事里写着:“永远给求职者倒一杯水,因为尊严比学历更重要。”
这些逆袭的故事,撕开了职场霸凌的遮羞布。
老板们总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却忘了职场是双向选择,不是谁施舍谁。
就像那个被撕碎简历的求职者说的:“你可以否定我的能力,但不能践踏我的尊严。”
这种尊严,才是一个人在职场最硬的底牌。
陈昊和陈欧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商业社会的残酷真相。
曾经他们用傲慢搭建的金字塔,最终被自己的贪婪和短视压垮。
而那些被他们羞辱的求职者,却用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成功,不是踩着别人往上爬,而是在跌倒后还能笑着站起来。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人生没有永远的赢家,今天你在高处俯视别人,明天可能就会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
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打压别人刷存在感,而是像马云、马化腾那样,用实力和格局赢得尊重。
毕竟,在这个时代,谁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呢。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