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这事都闹了几天,网上风风雨雨,她那边就是不道歉,火没压住,反倒越烧越旺。
各种讨论都有,品牌代言也跟着有动静,官方也出来说话了,这一连串看下来,结局差不多定了,她在中国这条路,怕是走不远了。
起因就是那句台词,韩剧《暴风圈》里头,用词不合适。
还把大连说成那个样子,刚播的时候评分还在七分以上,后来那个话题一出来,评分直接掉到四点二,网上风向全变了,大家就等着全智贤出来说句话。
这事辩解也没用,不管是谁的问题,编剧也好演员也好,主演总要担点责任,她还是投资方之一,观众为什么不接受,因为这事没有灰色地带,尊重就是尊重,不尊重就没什么好谈的。
大家最在意的不是那句台词本身,是后来全智贤和她公司的态度。
这么多天过去,就发了几个声明,意思很明白,就是我们关注到了,没有恶意,一句真心诚意的道歉都没看到,她可能觉得这是公关,冷处理一下,过几天就没人记得了。
中国观众这边要的是态度,你这么拖着,大家只会更反感,你站出来说句对不起,事情可能还有转圜的余地,你当没发生过。
大家就当你真的有问题,张娜拉当年那句话,后来也道歉了,观众就是不认,到现在也没起来,前面的例子在那摆着,全智贤还坚持冷处理,只能说她没看明白。
品牌这次反应很快,伯爵珠宝第一个撤了她的宣传,海蓝之谜也赶紧把相关的东西都删了,路易威登也跟上。
有人算过,这几个代言一年损失得有八千万,这还不算影视综艺的,奢侈品这个圈子,中国市场就是第一战场。
贝恩咨询的数据都显示,去年全球三分之一的份额都是中国消费者贡献的。
品牌宁愿放弃一个艺人,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品牌这么做,其实就是商业上的宣判,全智贤怎么冷处理都没用,资本有自己的逻辑。
人民文娱这次也点名批评了《暴风圈》,这说明事情已经不是网络上的口水战。
上升到文化态度层面了,只要被这么定了性,全智贤在中国的演艺生涯基本就封死了,想想前几年迪奥广告的事。
人家第一时间道歉撤物料,市场算是保住了,全智贤这次这么硬扛,结局很明显。
韩国艺人因为类似问题被大家不接受也不是第一次,张娜拉,池昌旭,还有一些团体,都吃过这个亏。
韩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一直有偏差,一边赚着中国观众的钱,一边作品里又夹带私货,说话做事也不考虑后果。
可能是觉得韩流影响力够大,中国观众会一直买单,但现在观众的心态变了,大家对这种事是零容忍,信息来源多了,自信心也强了,没人再愿意受这个气。
这事发展到今天,结局其实很清楚了。
全智贤不道歉是她自己的选择,失去中国市场是她必须承受的代价,艺人名气再大,不尊重观众,市场就会把你淘汰掉。
以后全智贤在韩国能不能继续红下去,或许可以,但在中国,基本上是没戏了。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