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张深惟 田永斌
当数以万计的生态志愿者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挥锹播绿时,一场看不见的“信号保卫战”正在同步上演。甘肃移动以科技创新赋能千年治沙工程,在流动沙丘间架起数字天路,让每株“云认养”树苗都生长在5G信号的守护中。
“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现场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的古老谚语,正在被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改写。这个镶嵌在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生态要塞,自3月15日起,迎来今春最大规模植树公益行动——“请到民勤种棵树”,一时间6万余人次志愿者如候鸟迁徙般涌入沙海,在甘肃移动构建的“数字防护网”中,展开人与自然的史诗对话。
面对沙漠腹地突增的通信需求,甘肃移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织10名技术专家成立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实施现场通信网络保障。
这次保障甘肃移动亮出了5G黑科技:依托亚太6D高通量卫星架起了“超级基站”,通过全天候毫米级波束对星技术,应用多频段动态功率优化算法,为现场提供峰值达800Mbps的5G通信服务,同时应用自主研发的双链路智能切换系统,实现70ms内网络无缝切换,智能运维平台实施7×24小时网络质量监测,隐形守护每棵树苗茁壮成长。
甘肃移动现场通信保障
“手机信号比胡杨树还顽强!”来自广东的一名志愿者通过5G网络直播时惊叹。
她不知道的是,距植树点3公里外,甘肃移动工程师刚完成24小时极限施工:为确保网络覆盖不留盲区,突击队实施了偏远区域“拉远基站”部署,一体化应急通信柜在昼夜50℃温差、大风等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4G/5G双网编织出直径6公里的信号光环。
此刻,7000名公职人员的视频彩铃正化作“数字种子”,随着每次通话将治沙信念播向远方。
甘肃移动“拉远基站”部署
“这不是简单的网络覆盖,而是生态治理的范式革命。”甘肃移动现场保障专家指出,实时影像回传、环境数据监测等应用,使“智慧治沙”从概念走向现实。
当种树动态可追踪、治沙成果可量化,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便有了清晰的科技坐标系。
黄沙与信号塔共舞,铁锹与光纤同频。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生态接力中,甘肃移动以“硬核科技+柔性服务”的创新组合,正在书写“数字治沙”的新范式。
当沙海渐次染绿,那些穿梭在基站间的蓝色身影,正与万千志愿者共同构筑着数字时代的生态长城。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