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8日凌晨,呼啸的北风摇曳着窗柩,北方大地仍旧笼罩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之中。
而此时,毛主席身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土屋内,看着面前的那份电报一夜未眠。
不多一会儿,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房门便应声而开。
周恩来、朱德二人快步走进了房中,顾不得拍打肩头残存的雪粒,便径直来到毛主席面前。
“听说老蒋要放了冈村宁次?简直儿戏!”
朱老总一边说着,紧握的拳头重重地砸在了桌案上。
而一旁的周恩来也是眉头紧锁,长叹了一口气,努了努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看着对方的模样,毛主席沉默着按灭了手中的烟蒂。
这个时候,细心的周恩来才注意到,在地上竟然还有两团被揉搓、撕扯得不成样子的电报纸,看样子毛主席对于这件事也是颇为气愤的。
半晌之后,心事重重的毛主席也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不难听出其态度的坚决。
“老蒋这是给咱们留了个‘活靶子’啊……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那个家伙抓回来!”
众所周知,冈村宁次是日军侵华时期的重要指挥官,更是二战结束之后的甲级战犯。
对于这个罪孽如此深重的恶徒,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何要将他放走呢?
毛主席连夜下达特急追捕令,最终能否成功拦截呢?
在这段历史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其实,在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冈村宁次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只是第十一军的司令官,并不属于最核心的人物。
1944年担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时,他率部先后攻取桂林、南宁、柳州等地,打通了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线,得以与被孤立在东南亚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取得联系,才最终被委以重任,肩负起侵华总司令官一职。
他在我国领土发动侵略的那几年时间里,可谓恶贯满盈。
不仅在华北地区连续搞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还大力推行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
可以说,当1945年9月9日,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时,严惩冈村宁次的呼声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无论是从法定程序、还是从民意方面来说,审判这个侵华日军最高军事长官可谓水到渠成。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投降仪式结束之后,冈村宁次竟然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他到底去了哪儿呢?
原来,是蒋介石把他偷偷藏了起来。
从1945年9月到1948年3月,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冈村宁次一直以“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的名义、高枕无忧地在南京过着安稳日子。
原来,投降仪式一结束,他就被时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送到了南京总统府,与蒋介石见了一面。
彼时的老蒋可谓野心勃勃。
毕竟按照当时的局势来看,他属于必赢的一方。
兵力方面,反动派部队有430余万人,而且拥有完整的海军、空军体系以及大量的重武器,更是坐拥全国四分之三的兵工厂。而反观解放军,总兵力只有120余万,严重缺乏重武器,军舰、战机更是一无所有。
控制区域来看,反动派占据了全国76%的领土,且大城市、交通干线也都在他们手中。
而更重要的是,老蒋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1943年底的开罗会议就是证明。
在这场决定战后秩序的重要会议上,老蒋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并肩而坐,可谓出尽了风头。
也正因如此,老蒋的野心急剧膨胀,甚至将自己当成可以比肩罗斯福的人物。
而他与冈村宁次刚见面,二人间便达成了一项不正当的交易。
冈村宁次为南京反动政府充当所谓的“军事顾问”,实际上就是老蒋在不久之后挑起内战的参谋。
而作为回报,老蒋许诺留他一命,而且事成之后还他自由之身。
毕竟在红军时期,老蒋曾多次纠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过三次“进剿”、四次“会剿”、五次“围剿”。
除了第五次“围剿”反动派侥幸取胜之外,其余的交锋全以失败收场。
而中央红军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却靠着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实现了战略转移,在大西北开辟出一块新的革命圣地。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蒋介石的军事能力是远远不及毛主席的。
而老蒋很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迫切地需要找一个盟友,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冈村宁次身上。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
然而,南京反动政府的这种做法,着实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迫于舆论的压力,最终南京反动政府才不情愿地将冈村宁次押往上海候审。
当然,“候审”并不意味着抵达上海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审判,而是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在蒋介石以及一干手下的运作下,这场审判又足足被拖延了将近半年。
直到1948年8月底,冈村宁次又以“保外就医”的理由,被人从监狱里接了出来,并且定居在上海黄渡路的一处民宅里。
面对这样的结果,普罗大众们自然是不满意的,人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抗议南京政府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
与此同时,国际上也对蒋介石有意纵容冈村宁次的做法颇有微词。
毕竟此人是二战轴心国甲级战犯,作为名义上同盟国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蒋介石理应从重、从快地处置此人。
可那个时候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不久后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的精锐部队折损殆尽,也就意味着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土崩瓦解。
于是,自知大势已去的老蒋干脆不再掩饰,在他的授意之下,军事法庭于1949年1月26日做出宣判,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
此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身在西柏坡的毛主席收到电报之后,更是气愤得一夜未眠。
早在许久之前,毛主席就曾预料,老蒋面对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必定会恼羞成怒做出一个出格的事情来。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要将冈村宁次这个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痛苦的“战争狂魔”释放掉。
直到周恩来、朱德匆匆赶来时,毛主席这才叹息着呢喃道:“老蒋这是给咱们留了个‘活靶子’啊……要是冈村这个战犯不抓回来,如何向南京城的30万冤魂交代?如何向受日军欺压的老百姓们交代?”
作为相识、相知多年的老战友,周恩来、朱德自然清楚,这一刻毛主席的心绪是多么的难过。
同样,他们二人心中也是悲愤交加的。
并没有过太长时间,毛主席猛地抽完最后一口烟,随后将烟蒂狠狠按灭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不惜代价将他逮捕回来重新审判。
只见他拿起手边的钢笔,在信纸上疾书起来。
“据特别法庭急报,冈村宁次于近期试图潜逃。此犯乃南京大屠杀主谋,双手染遍中国军民鲜血。现令: 一、即派精锐小队突袭南京鼓楼医院,活捉冈村宁次; 二、封锁长江所有渡口,重点盘查黑色雪佛兰轿车; 三、若生擒务必押送西柏坡,若拒捕就地正法。 切切此令!”
那是他写给刘伯承、粟裕的亲笔信,并在信封上写道“特急绝密,亲启”六个大字。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长江以北再无战事,而二野、三野的主力部队正在长江北岸集结,枕戈待旦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而毛主席之所以要给陈、刘、粟三人发信,就是要告诉他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冈村宁次的动向。
他若要逃,便设法拦截;他若是隐匿,解放长江南岸之后便展开大规模搜查。
总而言之一句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收到这封密信,粟裕当即将这个命令传达了下去,要求三野部队在渡江之后,全力搜捕日军战犯。
1949年4月23日午夜,身为三野第三十五军侦察科长的张至善率领十余名侦察兵战士、奉命突袭南京鼓楼医院。
当队伍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到医院墙角,并解决了负责站岗放哨的两名反动派士兵后,十余人翻过窗户鱼贯而入。
之所以要深夜突袭鼓楼医院,是因为他们接到线报,冈村宁次极有可能藏匿在这里。
然而,张至善等人挨个病房搜查,几乎将整座医院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冈村宁次的下落。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寂静的夜空中突然传来几声枪响。
“不好,让他跑了!”
反应过来的张至善赶忙朝着医院外面跑去,当他冲到楼下时,只看到两个黑影一前一后上了一辆黑色老爷车,随后扬长而去。
而在不远处,负责留守侦察的小战士负伤倒地,身子止不住地颤抖着。
见此情形,张至善赶忙跑过去为他检查伤势,而那名小战士则哽咽着说道:“那……那两个说的是日本话,快……快追……”
张至善自然清楚,那两个乘车逃跑的极有可能就是冈村宁次,可眼下想要追上他们已经来不及了。
最终,冈村宁次乘坐轮船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日本。
当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心有不甘,但那心头的怒火却也只能让紧握的双拳增添几分力道,重重地砸在一旁的桌子上。
在那长达八年时间之久的抗日战争当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侵华日军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
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日军“731部队”的化学武器研究……每一个例子都是几十万无辜老百姓的血泪史。
而作为罪魁祸首之一的冈村宁次,竟然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以一己私利给放走了,实在令人悲愤。
更令人气愤的还在后面。
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一大批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军官兵们,竟筹划成立了一个名为“战友会”的组织。
当时回到日本不久、已经年过六旬的冈村宁次竟受邀挂名成为副会长,甚至还到各地做巡回演讲,企图以此来扩大右派(常说的“鹰派”、“强硬派”)的影响力。
由此可见,冈村宁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战争年代所犯下的深重罪孽。
不久之后,逃往宝岛的蒋介石在台北郊区的阳明山成立了所谓的“革命实践研究院”,来培养各种军政干部,冈村宁次更是被聘请为高级军事教官。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原本不可一世的美军遭遇了“滑铁卢”。
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火力支援等任何方面都落后的志愿军部队,竟然在第一次战役中大获全胜,歼敌1.5万余人。
这一刻,美军坐不住了。
而身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聘请冈村宁次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
当这个消息传到北京时,毛主席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在回复志司的电报中如是写道这样一番话:
“此獠已成美帝走狗,务必在其身上撕开帝国主义缺口”。
好在靠着志愿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及彭老总的正确指挥,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立国之战的伟大胜利,维持了边疆地区未来几十年的安定,真正实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目的。
在1953年访问苏联的过程中,毛主席与斯大林交谈时,不经意间提起冈村宁次这个名字,毛主席更是毫不客气地称其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活化石”。
古人常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冈村宁次作恶多端,而他虽然躲掉了审判,但晚年生活却十分凄惨。
冈村宁次一生共有2个孩子。
小儿子冈村武正年幼时患上了猩红热而夭折,长子冈村忠正于1962年暴毙,当时冈村宁次已经78岁,这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从那之后他便一直郁郁寡欢,直到1966年9月因心脏病发猝死。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