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诺克运动的150年历史中,"三大赛"(世锦赛、英锦赛、温布利大师赛)始终是衡量球员成就的最高标准。2025年5月6日凌晨,28岁的赵心童在英国谢菲尔德以18-12击败威尔士传奇、“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选手,问鼎斯诺克运动最高殿堂,此前只有丁俊晖在2016年获得过该项赛事的亚军成绩。
赵心童由此也成为继特里.格里菲斯(1979年)、肖恩.墨菲(2005年)之后,第3位以资格赛选手身份来问鼎世锦赛冠军的选手,也是第5位荣膺过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英国海外选手。而获得当届世锦赛亚军的马克.威廉姆斯、则未能以此来追平希金斯和塞尔比的世锦赛4冠纪录,以年满50岁的年龄成为了“最老的世锦赛亚军”。
在诸多斯诺克比赛中,英锦赛、大师赛和世锦赛的重量级最高,其中世锦赛又是三大赛事中最重要的。我国球员在另外两项赛事都有冠军的斩获,但在世锦赛的最好成绩还只是丁俊晖在16年获得的亚军。
斯诺克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当时的英国军官为了消磨时间,常常在桌球台上玩一种名为"黑球入袋"的台球游戏。
直到1875年,英国陆军少校内维尔·张伯伦对这个游戏进行了改良并重新命名为"斯诺克"。十年后,英国尝试为这项游戏制定标准化规则,最终确定彩色球分值为黄(2)、绿(3)、棕(4)、蓝(5)、粉(6)、黑(7),这一基本框架沿用至今。
球局开始后,球员需交替击打红球与彩球:每次打入红球后,必须选择一颗彩球击打;彩球入袋后需放回原位,红球不再重置;红球清空后,按彩球分值从低到高依次击打(黄→绿→棕→蓝→粉→黑),此时彩球不再放回。
如果每次击打红球后,接下来打的都是分最高的黑球,直至打完,那么选手就会得到理论上的单杆147分,也就是斯诺克运动中的满分。
作为斯诺克运动的发源国,英国选手在之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都在这项运动中保持着垄断地位。1926年,乔·戴维斯说服英国台球协会在伯明翰举办了首届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他本人不仅夺得了首冠,更在接下来的20年间15次卫冕成功。
1968年,世界职业台球与斯诺克协会(WPBSA)成立,斯诺克正式从台球运动中独立出来,而且在英国越来越火爆,198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的电视转播吸引了1850万英国观众,要知道,当时英国总共才5600万人左右。在这之后,斯诺克选手的赞助费从年均几千英镑暴涨至数十万英镑。
1994年,世界台联引入世界排名积分系统,2001年将世锦赛场地固定于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剧院。在这期间,有个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出现,他就是"台球皇帝"斯蒂芬·亨得利。
他凭借一人之力重塑了斯诺克的比赛风格,更是在1992-1999年7夺世锦赛冠军,其快节奏的进攻打法也将单杆破百次数提升到新高度。紧随亨得利崛起的,是“火箭”罗尼·奥沙利文、约翰·希金斯以及前不久和赵心童争冠的——马克·威廉姆斯,由于他们三人都是出生于1975年,外界普遍将他们合称为“75三杰”。
“75三杰”中可能我们中国人了解最多的就是"火箭"奥沙利文,他也是继亨得利之后又一位垄断斯诺克运动的殿堂级选手,夺冠跨度从2001年延续至2022年,统治力长达20年,但即便如此,奥沙利文对斯诺克世锦赛仍是求冠若渴。
2022年,46岁的奥沙利文拿到第七次世锦赛冠军后直接泪洒赛场,掩面哭泣。火箭的成就早已不必多说,但是只有他拿到世锦赛第七冠的时候,追平亨德利的冠军记录以后,才可以没有任何争议的被称为斯诺克历史第一人,而这就是斯诺克世锦赛的价值。
现任世界冠军贾德·特鲁姆普在去年世锦赛决赛前说:“只要能夺冠,我愿意用这赛季赢下的所有冠军交换。以往我可能说不出这种话,但我到了这个年纪,想为自己、为家人赢下那个冠军,这将意味着一切。”
大师赛和英锦赛的历史底蕴加一起肯定超过了世锦赛,就赛事本身而言,这两项确实是盛大的赛事,但它们做不到的是像世锦赛那样让每年春天的谢菲尔德望眼欲穿。
而且斯诺克世锦赛的赛制格外漫长和艰难,打进半决赛就算是直接坐镇正赛首轮的世界前16球员,他也要赢下36局球,要是夺冠,他还要打5个比赛日再赢下35局。
而如果是从资格赛打进正赛的球员,打进半决赛就需要赢下66局球,一天又一天,一个又一个阶段,与其说世锦赛是一场斯诺克盛宴,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
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28名职业斯诺克选手,年赛事总奖金超过1500万英镑,而亚洲斯诺克市场崛起于上世纪末。1998年泰国选手詹姆斯·瓦塔纳打进世锦赛四强,2005年中国选手丁俊晖夺得英国锦标赛冠军,标志着斯诺克全球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正是因为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是所有球员为之奋斗的终极梦想,一直以来中国球迷都期待期盼丁俊晖能够为中国带来世锦赛冠军。
只是没有想到,2025年的斯诺克世锦赛,凭借外卡业余球员身份的赵心童,从资格赛开始,历经九轮、172局的厮杀,连胜九场、赢下111局,特别是半决赛打出致敬奥沙利文的“九连鞭”,以17-7悬殊比分晋级,先一步领先丁俊晖问鼎克堡。
甚至一举超越了肖恩·墨菲在2005年创造的“资格赛球员奇迹”,单届世锦赛累计完成18杆破百,追平丁俊晖保持的单届赛事破百杆数纪录,成为第一位问鼎克堡的中国也是亚洲球员,第一位拥有两个三大赛冠军的“九零后”三冠群成员。
而且,赵心童的成长路径绝对称不上平坦,他曾因涉嫌操纵比赛,被禁赛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也失去了排名,这才不得不从业余球员的身份,重新回归赛场。虽然他确实具备夺冠的水准,但离开赛场这么久,他却没有放弃对台球的训练,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选手以业余球员身份拿到世锦赛冠军。
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对中国斯诺克的意义远超单个冠军,赵心童从此打破了英伦三岛选手长达45年对该赛事冠军的垄断,随着赵心童跃居世界排名第11位,中国军团首次出现五人跻身世界前15的盛况——丁俊晖第6、张安达第12、肖国栋第13、斯佳辉第15,这个豪华阵容足以笑傲群雄。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生代球员的集体突破:00后的斯佳辉去年才转入职业,如今已稳居TOP15;24岁的张安达去年英锦赛闯入八强,今年又拿下球员锦标赛亚军。这种集团优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斯诺克正从"丁俊晖时代"向"群体突破"转型。
丁俊晖在社交媒体上的长文也引发球迷的感慨:"当年我踏碎的门槛,如今已成为大家的跑道。"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中国球员涌现出来,在这项运动中取得好成绩。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