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见字欢喜,我是燕姐,一个专注读书写作、自媒体学习,以及个人成长的80后,很开心在这里相遇。
最近经常看到老师们写的文章,关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作为父母,我深有感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觉得,不仅是孩子需要成长,更多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有学习的心态。

孩子小的时候,吃饱穿暖就是基本需求,那时候好像只要教会他最基本的常识就可以了。但随着年龄渐长,当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意识,越发觉得教育的重要,第一次为人父母,有时候会有种特别无力的感觉,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似乎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学问在里面。
大部分家长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我也一样,但现实有时候总会不尽如人意。于是我会因为孩子的事情焦虑,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更会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哪一点做的不够好,导致孩子也跟着学。

有时间我也会翻看一些正面教育的书籍,借鉴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前段时间看的《被讨厌的勇气》里讲有关课题分离,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做到的分离,比如不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让他自己完成属于自己的课题。
道理很明白,但真的要做起来,似乎并没那么容易。就像这周关于儿子学习篮球的事情,每天早上的篮球课,儿子总是有各种理由不去参加,连续几次之后,老师跟我反映了情况。当我收到老师信息的那一刻,还是会很生气。
不过庆幸的是生气之后,我慢慢平复了自己,我知道我劈头盖脸的训斥他一顿,根本起不到一点作用,甚至还会有相反的作用,毕竟他慢慢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我更应该尊重他,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当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喊他一起问了他上课的情况,他也如实告诉我最近参加训练比较少。早上基本是因为到校时间有点晚,下午课后服务的时间,他想写作业,毕竟六年级作业比之前还是多了。还有一点就是想继续学习篮球,争取早上早点起床,每天早上去训练。
了解到他的想法之后,我跟他一起商量争取每天都去参加训练,让他自己选择训练时间。最后还是坚持早上去训练,课间操时间也去参加,晚上就以写作业为主,如果早上和课间操没去训练,就晚上的时间补上去。刚刚开始这两天,坚持得还不错,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不止这一件事,还有无数件类似的事情,在改变着我。我们教会孩子说话走路,他们却教会我们慢下来感受细碎的美好,面对他们的哭闹,我们学着收敛脾气,在耐心里磨平棱角。我们在纠正他们错误的同时,也在修正自己的浮躁;在引导他们勇敢时,也在治愈自己的怯懦。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未完成的成长,让我们成长为更完整的人。这场养育,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彼此成就——他们在长大,我们也在“二次成长”。也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那个合格且美好的父母。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