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区委书记刘东伟到法源寺街区调研城市更新工作,重点考察浏阳会馆文物腾退现状、牛街街道东部平房区静态交通治理以及烂缦胡同街区更新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注重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将街区保护更新工作推向深入,以老城新生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浏阳会馆也称谭嗣同故居,原为清同治九年由浏阳宾兴会所购在京官员谭敬甫宅第改建成馆。刘东伟走进馆内,沿小径认真察看文物腾退现状,了解腾退空间利用进展情况并听取相关汇报。他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会馆承载多样的地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这份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要以构建和谐宜居、充满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抓好城市更新。拓展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促进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推动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牛街街道东部平房区分阶段启动静态交通治理工作,通过科技赋能规范胡同停车秩序,利用既有资源挖掘停车潜力,取得一定治理成效。“现在有多少停车位?”“智能手段应用效果如何,居民使用是否方便?”……刘东伟来到烂缦胡同北口西侧立体停车场,察看停车场布局和停车数量,并详细了解管理运营情况。他指出,静态交通治理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加强科技赋能,增加停车设施供给,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强化常态化治理,抓好背街小巷精细化环境整治,让居民群众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烂缦胡同70号院是法源寺街区典型的共生院落。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该传统院落融入现代居住功能,显著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宣南书店(法源寺店)坐落于有悠久历史的法源寺旁,其独有的文化氛围和营业模式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刘东伟沿烂缦胡同由北至南步行,重点了解烂缦胡同70号院共生院落及宣南书店经营现状,并沿途检查垃圾分类工作。他表示,共生院落建设是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的新路径,要统筹好历史风貌保护与居民生活实际,聚焦院落空间利用,加强业态规划,让老旧空间与现代生活在共生院落中找到“平衡点”,实现街区整体业态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打造文商旅融合特色街区,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区领导邴浩参加。
文字:宫静
图片:刘骜
校对:王昭 卢熙
责编:王昭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