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这个国家,种姓制度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3000多年前,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次大陆,并成为了这里的统治者。
作为外来的征服者,雅利安人为了凸显自己的高贵身份,或者说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鼓捣出了一个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等级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印度次大陆上的人们被划分成了四个阶级,分别是代表僧侣贵族的婆罗门、代表武士官员的刹帝利、代表普通平民的吠舍、以及作为被征服者的原住民首陀罗。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四大种姓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第五种姓”,叫做“达利特”,意为“不可接触者”。由于他们多是罪犯和奴隶以及他们的后代,在印度次大陆连“人”都算不上,故此是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的。
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十分森严,对于不同种姓人群的职位、地位,权力甚至于生活习俗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
像婆罗门和刹帝利这样的高种姓人群,就牢牢把持着统治地位,并拥有着诸多的特权。而像吠舍和首陀罗这样的低种姓人群就属于是被统治者,需要拼命干活交税来供养上面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至于地位最为低下的“达利特”,那就根本没有任何的权力可言,只能从事最为低贱的职业,比如掏粪,屠宰等等。甚至他们都不能和那些种姓人群同走一条路,同饮一口井。
最为关键的是,种姓制度走的是绝对的世袭路子,只看出身,不比才华。原本在封建时代,社会等级制度这种东西并不新鲜,毕竟每个国家都会有贵族。像欧洲那边,遍地都是领主大人;而咱们国家也有一堆的门阀士族。
但问题是咱们的贵族他并不是完全的世袭,或者说不是完全看出身。哪怕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一样是有机会出人头地。
要知道早在2000多年前,那个叫陈胜的男人,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像科举取士,军工爵位这些制度,更是给到了普通人合法合理的翻身渠道。再不济,大家也还能学一学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直接换一批人来当贵族。
总而言之,等级制度是客观固定的,但等级人群却是随时更替的。主打一个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
反观印度的种姓制度,却是将社会等级彻底的固化,不同种姓之间的通道被完全堵死,如不能通婚,不能共事等等,基本很难发生更替。尤其是那些低种姓人群想要往上爬,那难度可以说高得离谱。
如此一来,只要投胎投得好,哪怕你再怎么不学无术,那也能轻松躺平;反之你不管如何努力,如果你爸爸是掏粪的,那你多半也只能去掏粪。
简而言之,你的人生好坏不取决于你,而是取决于你的爸爸。当你还在娘胎里面的时候,你的一辈子就已经被写好了剧本。长久下来,富者恒富,穷者恒穷。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其落后的制度,哪有人生来就被分为三六九等?有人生来就低贱?所以随着社会的演变发展,种姓制度必然是要被摒弃的。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印度刚独立的时候,种姓制度就已经被从法律意义上废除。其宪法第15条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与此同时,印度还出台了所谓的“保留制度”,在工作岗位,入学名额,以及立法席位等方面,予以低种姓和贱民以优待,从而提高他们在印度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然而以上的种种的手段,还是没能让种姓制度在印度消失。时至今日,在印度实际的社会运作与生活上,种姓制度依旧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相对的歧视也是时有发生。尤其是高种姓人群针对低种姓和贱民女孩儿的暴力凌辱案件,那基本是年年都在发生。
例如今年2月份,印度喀拉拉邦就查出了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性侵案件。一名18岁的印度女孩儿在过去的5年间,遭受了来自邻居、亲戚甚至老师等60人的持续侵犯。而她之所以会有如此凄惨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达利特”的身份。
作为种姓制度中最底层,“达利特”生来就被贴上了低贱的标签,被理所应当的定义为“被压迫的人”,活该被欺负。正是在这样一种传统认知下,那些施暴者们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旁观者们才会如此的冷漠,执法者们才会如此的懈怠。
很明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种姓制度在印度推行了数千年,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根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存在着太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比如如何去弥补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悬殊的阶层差距?要知道在过去的数千年,凭借着种姓制度所带来的特权,高种姓人群早已经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社会资源,包括财富,地位以及权力等等,对比低种姓有着绝对的优势。哪怕是印度出台了“保留制度”,但是双方之间的差距依旧悬殊。
就拿读书来说吧,人家高种姓家的孩子打小上的就是精英学校,吃得好学得好,哪怕再不努力,那也会有不小的成才概率;而低种姓家的孩子,上的学校一般不说,还得要被家庭所拖累。甚至很多孩子可能义务教育都没走完,就得回家帮忙挣钱,连享受政策加分的机会都没有。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才的几率无疑小上很多。
当然进入到社会之后,差距还会更加的凸显。高种姓家的孩子,往往可以凭借自己学历和人脉的优势,去找到一份合适且体面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等等。再不济,也能靠着家里的关系,混个白领当当。如果这都不行,那就回家直接躺平,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然而低种姓家的孩子,往往因为家庭的困窘和人脉的缺失,只能是以谋生为目的,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这导致即便他们的才干很突出,也很难出人头地。
举个例子,假设你出生在一个“达利特”家庭,祖上世代都是掏粪工。原本按理说,你这样的出身是没有机会读书的,但是你的运气比较好,刚好碰上了义务教育。
你在学校很努力,每天拼了命的学习。因为你讨厌当被人歧视的“达利特”,更不愿像父亲那样当一辈子的掏粪工。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知道,读书是你唯一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你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拿到了律师资格证。
你很高兴,想着自己终于摆脱了低贱,迈入了高种姓的大门。接下来便是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当你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律所抛来橄榄枝。因为这些律所里面,从上到下都是高种姓,他们根本不愿意和一个“达利特”共事。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侮辱。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你很愤怒,更不甘心。于是你掏出了父亲的棺材本,借遍了亲戚,开了一家律所,想着大不了自己创业当老板。
然而开业之后你才发现,根本没有人找你帮忙打官司。哪怕是同一阶层的“达利特”们,也对你避而远之。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达利特”的孩子能够打赢。
最终因为没钱交房租,你不得不关门大吉。同时为了生计和还债,你不得不开始放弃当律师的梦想,去找一份能够挣钱的工作。
凭借着会开车的手艺,你找了一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但是上岗第一天,你就被同行给揍了。同行是首陀罗,虽然是低种姓,但却比“达利特”要高出一等。在他们看来,出租车司机是首陀罗才能从事的行业,像你这种“达利特”就应该去掏粪,而不是来抢他们的饭碗。
最终,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成堆的账单和父亲愁苦的脸,你终于选择了和自己和解。
爸爸,我想去掏粪!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