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庆后离世后的娃哈哈帝国,犹如一艘在暴风雨中的巨轮,动荡不安。宗馥莉,这位临危受命的掌舵人,却在一片风雨飘摇中,悄然 “消失” 了两个月。然而,她这两个月的沉寂,并非退缩,而是在暗中布局,谋划着一场足以改变家族商业格局的大行动,让杜建英一方防不胜防。
自宗庆后的私生子们将宗馥莉告上法庭后,家族纷争彻底公开化,舆论一片哗然。杜建英一方,凭借着与宗庆后生育的子女,似乎在这场遗产争夺中占据了一定的法理依据,企图从宗馥莉手中分走一杯羹,尤其是那高达 18 亿美元的信托资产以及 21 亿美元的离岸信托权益,更是他们紧盯的目标。
而宗馥莉,自 2025 年 5 月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处理娃哈哈委托今麦郎代工纯净水的舆论风波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她缺席了经销商会议、新品发布会,甚至连遗产案庭审都不见其踪影。但她的 “消失”,绝非逃避,而是在积蓄力量,准备给对手致命一击。
在这两个月里,宗馥莉悄然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行动。首先,她将目光聚焦在了资产运作上。宗庆后生前构建的商业版图错综复杂,其中不乏一些与杜建英及其子女利益相关的资产。宗馥莉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又缜密的资本运作,将这些资产逐步剥离重组。她以优化产能、提升企业效率为借口,关停了深圳、重庆、衢州等地的 18 家工厂。这些工厂看似普通,实则是杜建英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每一家工厂都有着超 2000 名工人。工厂关闭后,杜建英在这些地区的根基瞬间动摇,大量工人失业,陷入困境,杜建英也失去了从这些工厂获取收益的渠道,经济来源遭受重创。
与此同时,宗馥莉积极布局自己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她投资 35 亿元在天津、怀化、郑州等地新建生产线,扩大宏胜的产能规模。这些新建的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宗馥莉还通过各种手段,将原本属于杜建英关联企业的订单,逐步转移到宏胜旗下的工厂。例如,她利用自己在娃哈哈集团的影响力,与一些重要的供应商重新签订合作协议,将生产订单指定给宏胜系工厂,使得宏胜在短时间内业务量激增,而杜建英一方的企业则陷入订单荒,经营愈发艰难。
在人事调整方面,宗馥莉也毫不手软。她深知,要想彻底击垮对手,必须从内部瓦解其势力。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的法人悄然变更为自己的心腹祝丽丹,随后半年间,天津、大理、双城等地的 6 家娃哈哈关联企业也上演了相同戏码。这些企业原本均由境外公司荣泰企业控股,而董事名单里长期挂着杜建英及其子女的名字。宗馥莉通过更换法人,将实际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杜建英及其子女虽仍在董事席上,但已被彻底架空,无法再对企业运营施加实质性影响。
此外,宗馥莉还对娃哈哈集团的核心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洗牌。营销、研发、设备三大核心部门的员工陆续收到通知,要么转签宗馥莉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合同,要么接受降薪。这一举措看似强硬,实则是宗馥莉为了将集团内部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对于那些拒绝转签合同的员工,宗馥莉果断采取措施,削减他们的年终奖和干股分红,让他们在经济利益上受到损失,从而迫使其做出选择。这一做法不仅让宗馥莉在集团内部树立了权威,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得杜建英在娃哈哈集团内部难以找到支持自己的力量。
宗馥莉的这一系列行动,犹如一记记组合拳,打得杜建英一方措手不及。当杜建英意识到宗馥莉的意图时,已经为时已晚。原本看似稳操胜券的遗产争夺局面,在宗馥莉两个月的 “消失” 布局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宗馥莉凭借着自己的果敢和智慧,成功地扭转了局势,在这场家族商业纷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而杜建英,面对宗馥莉的凌厉攻势,只能疲于应对,其争夺遗产的计划也变得愈发渺茫。这场家族纷争的最终结局究竟如何,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宗馥莉在这两个月里展现出的强大手腕和战略眼光,无疑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也让娃哈哈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更多的悬念。感谢大家的阅读!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