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是湛江的一道传统名菜
但却鲜少有人知道
有一位来自广东海洋大学
被称为“鸡痴”的杜炳旺教授
杜炳旺从2003年开始
带领团队致力于贵妃鸡的
选育、保种与推广工作
历时二十载
如今
贵妃鸡不仅成为湛江特色农业的一张名片
更凭借其三冠五爪
黑白花羽的华丽外观和
肉质细嫩、含脂量低、皮薄味香的优质特性
赢得“禽中极品”的美誉
何为贵妃鸡?
贵妃鸡原产于法国乌当村
又名“贵妇鸡”“皇家鸡”
其头戴凤冠、身披黑白花羽、脚生五爪
体型娇小却结构紧凑
兼具观赏与食用的双重价值
杜炳旺教授曾以一首打油诗赞叹:“龙冠五爪黑白衫,凤头粉胫玉耳环,典雅华贵气不凡,百鸟朝至举世赞!”
缘起
一只鸡的“风味”征服了他的心
时间回溯到2003年。杜炳旺教授还是研究生导师,在一次偶然机会,从同事那里得知“贵妃鸡”这个品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引进了400只鸡苗进行繁育。
养殖过程中公鸡富余,他便将公鸡分给系里老师品尝。“他们是广州人,平日里没有吃公鸡的习惯,但那次分出去的全是公鸡。”他笑得很爽朗,“没想到,大家吃完都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
这一下子激发了杜炳旺的兴趣。“既然大家都说好吃,看来很值得研究!”于是,他便带领学生团队,从最初的“只是作为一个论文课题”的想法,转向了对贵妃鸡的全面系统研究,这条路,一走就是二十年。
攻坚
自掏腰包、半夜送苗
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就是资金短缺。在来到湛江的头7年里,杜教授申报省级课题接连失利,直到2007年才拿到了第一个省级项目补贴——5万元,而这已是当时“最多的钱”。为了维持研究和推广,他不仅将项目经费全部投入,还不断把自己的工资、津贴贴补进去,“家里人老有意见。”他眉宇间,似乎流出一丝落寞。
没有钱请工人,他就自己干。推广鸡苗时,他常常开着自己的车,凌晨三四点动身,将鸡苗一箱箱装车,亲自送到湛江机场发往全国各地。“车前面后面都放满了,那段时间确实非常艰难。”边说着,他还用手向发布君比划着当时的画面。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率先建立了“中国贵妃鸡产业研究中心”网站。在当时很多人还不看好互联网的时候,这个网站却成了连接全国客户最重要的窗口。有段时间,九成的客户都是通过网站找过来的,最终成功将贵妃鸡推广至大江南北。
禽中极品
不仅好看,更好吃
贵妃鸡之所以备受推崇
根本还在于其独特的品种价值
和卓越的肉质口感
肉质上乘
属天然瘦肉型珍禽。皮薄如纸,皮下脂肪极少,肉质纤细紧实。肌纤维细,香味物质(肌苷酸等)含量高,烹饪后鸡味浓郁,味道鲜美,口感滑嫩不腻,尤其适合做湛江白切鸡。
鸡蛋独特
蛋壳乳白色,白里透红;蛋形呈长椭圆形;蛋重约43克,个头小巧。口感细腻香醇,且富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一鸡三用
集观赏、肉用、蛋用于一身,品种价值高。
如今
贵妃鸡已从湛江飞向全国
成为多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杜炳旺教授团队仍在持续推进贵妃鸡的
品种鉴定、产业化和品牌化工作
未来将继续以湛江为基地
打造中国贵妃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凤冠黑羽白霓裳,肉香蛋美誉四方
这只从湛江起飞的金凤凰
正飞入更多人的视野与餐桌
来源:湛江发布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