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伊利诺伊州马丁顿镇一座90英尺高的老粮仓,轰隆一声就塌了。1972年建的老伙计,扛了这么多年终究没顶住,816吨大豆跟瀑布似的倾泻而出,漫天尘土飞得比房顶还高,周边农户吓得撒腿就跑,那场面想想都窒息。
但你猜怎么着?比起粮仓塌了,当地豆农更崩溃的是另一件事——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市场,彻底跟他们说拜拜了。这哪是粮仓塌了,分明是他们的“钱袋子”塌了啊!这瓜里藏着经济真相,可不是单纯的建筑事故那么简单。
伊利诺伊州大豆协会主席布莱恩・西弗斯最近愁得头都大了,逢人就吐槽:去年中国还掏120亿美元买他们家大豆,今年直接“剃光头”,一分钱单子都没有。要知道,这地方40%的大豆都靠卖给中国活,现在中国连一颗都不买了,这不等于断了他们半条命吗?
数据显示,9月中国压根没从美国进口大豆,这是2018年11月以来头一回出现这种“零进口”的情况。而就在10月20日报道,特朗普喊话希望中国能买大豆,这是想要重新和中国谈判的意思吗?
可能有网友好奇,既然不买美国的,那中国的大豆订单都去哪了?答案是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粮船,每月40多艘往中国跑。2025年1到8月,中国从美国才买了580万吨大豆,同比直接跌了近80%;可同期从巴西买了多少?7700万吨,零头都比美国的总量多。
巴西今年大豆出口创了新高,其中79.9%都卖给了中国,单9月份就给中国发了650万吨大豆,占当月出口总量的93%。阿根廷更狠,借着暂停出口税的机会猛冲销量,9月大豆出口订单直接飙到7年高点,这波操作把美国豆农看得眼睛都红了。
有分析预测,照这架势下去,美国可能永久失去1600万吨的对华大豆出口订单。你想想,美国豆农有多依赖中国市场?伊利诺伊州40%的大豆靠中国消化,全国范围内中国曾经可是最大买家,现在这市场没了,简直是釜底抽薪。
更惨的是,美国豆农今年还遇上了“丰收式灾难”。上观新闻里有位豆农说得特别实在:“产量、收成和天气都不错,可市场需求低得吓人。”本来以为是个丰收年能赚点钱,结果大豆堆成山卖不出去,连存储费都快付不起了,这不纯纯给人添堵吗?
这还不是最糟的,他们正顶着双重压力过日子。一方面,种植成本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涨,化肥、农机的价格蹭蹭涨,连劳动力都因为移民政策变得紧缺,地里的活儿都快没人干了。
而另一方面,失去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后,大豆价格直接跳水,卖一斤亏一斤,里外里都是损失。这事儿已经不是头一回发生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一提起2018年的贸易战就心有余悸,那时候留下的伤疤到现在都没好。
历史数据显示,2018到2019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超270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都跟中国的反制关税直接相关。最要命的是,当年被巴西抢走的市场份额,过了7年也没抢回来,现在又来这么一出,简直是雪上加霜。
为了活下去,美国豆农们只能硬着头皮自救,可这自救之路走得比取经还难。一群人组团跑到越南、菲律宾这些东南亚国家,苦口婆心地劝当地养殖户多买两斤美国大豆,说白了就是求着人买,姿态放得极低。另一群人则脑洞大开,想把大豆做成生物柴油,搞替代用途。
但这些努力压根填不上中国市场留下的窟窿。欧盟和墨西哥算是美国大豆的二、三号买家,可他俩加起来一年才买50亿美元的,还不到中国去年采购额的一半。
而且根据美国农业局联合会的调查,从6月到9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几乎为零”,连明年收获的新作大豆,中国都没下任何订单,这等于把路彻底堵死了。
最让豆农们寒心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操作。他们在田间地头为生计发愁,天天盼着政府能给点实在的帮助,结果特朗普倒好,在社交平台上肆意“口嗨”,说要考虑“停止进口中国食用油”报复。这哪是解决问题啊,分明是火上浇油,把贸易问题越搞越政治化,中美关系一紧张,他们的生意更没法做了。
之前特朗普还拍着胸脯承诺,联邦政府要给100亿到140亿美元的农业救助计划,可这承诺跟画饼没啥区别。现在美国农民都快被逼到“贸易与财政悬崖”上了,急需援助却连影子都没见着。越来越多的豆农看清了现实:他们要的是稳定的市场,不是这种想起来就有、想不起来就没的临时补贴。
破产的农场越来越多了。据美国阿肯色大学的数据显示,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全美有259家农场申请破产,而截至2025年,单是申请破产的家庭农场就有88家,比2024年同期的50家多了快一倍。
拉格兰德在给特朗普的公开信里说得特别直白:再这么跟中国打贸易战,美国农民可能在2027年前就全关门大吉了。这话真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的情况已经够危急了。
粮仓塌了还能重建,可失去的市场信任,再想找回来比登天还难。中国早就开始搞进口多元化了,不是非美国大豆不可,南美国家又在拼命扩大产能抢市场,巴西、阿根廷的粮船一艘接一艘往中国运,美国想抢回市场份额,门儿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贸易政策反复无常,白宫还总爱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一副狂妄自大的样子。这些事儿加在一起,就像那只推倒粮仓的“看不见的手”,现在又挥着关税大棒,把当初力挺特朗普的豆农揍得鼻青脸肿。
你看这反差多讽刺:阿根廷、巴西的大豆货船满载着订单驶向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美国豆农却只能把卖不出去的大豆榨成廉价的农机燃油,眼睁睁看着能赚大钱的粮食变成不值钱的燃料,要么就堆在粮仓里,等着下一次可能的轰然倒塌。
数据不会说谎,但有人会。这场大豆危机根本不是偶然,是美国政策跑偏的必然结果。一座粮仓的倒塌看着是小事,可它背后是美国农业体系根基的动摇,是市场对美国政策的用脚投票。
曾经把特朗普推上高位的豆农们,现在成了贸易战代价的承担者。这波“回旋镖”砸得有多疼,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一个时代的终结,往往就是从这样看似偶然的崩塌开始的,而亲手造成这一切的人,却还在那儿装糊涂。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