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兰州城区最后的古堡•安宁辛家堡

西北堡子

西北地区的堡子,现存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据《清史稿》记载,为防御川楚陕白莲教起义的侵扰,自嘉庆年间开始,陕甘各地开始增修土堡。

堡子,有军堡民堡之分。民堡相对规模较小,围有土墙,是民间防御工事的一种通常是为了抵御土匪和小股武装势力的抢掠和骚扰而建。

堡子多为黄土版筑,底部厚一到两丈左右,到顶部宽五六尺至一丈,高两三丈。堡墙每隔二三十米左右筑有角墩,既可以起到稳固城墙的作用,又可用来侧面防御。堡墙外挖有护城壕沟,宽深各两丈有余,平时用来饲养牲口,遇着匪盗来时,将牲口赶到堡内,壕沟又起到防御作用。

兰州地区的地形复杂,历史上人口稀少,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堡子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兰州地区的堡子,多为清同治年间各地村民为避回乱匪害而建。

《兰州市志•军事志》记载,清代在安宁区境内修筑了刘家堡、镇远堡(孔家崖)、辛家堡、陈家堡(河湾)等,都是当时有效的防御工事。

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兰州城区最后的古堡,安宁区辛家堡。

小村历史

辛家堡,位于兰州安宁的河湾村,今安宁区沙井驿街道河湾社区。

河湾村,位于沙井驿乡东南部,东与安宁堡乡毗连,西与南坡坪村接壤,南濒黄河,北接皋兰县碱水沟。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兰州为兰县,安宁堡以东属兰县,河湾、沙井驿属庄浪卫。

清循明制,康熙二年(1661年),甘肃巡抚由巩昌移驻兰州,置兰州卫。雍正三年废卫复兰州府。至雍正七年(1729年),将河湾、沙井驿划归兰州府。

据文献记载,河湾村落形成,始于清康熙年间。因陈氏、朱氏两大家族素有纠葛,故陈氏居上河湾、朱氏居下河湾。康熙十四年,马洪叛应吴三桂,断河桥、据兰州。甘肃提督张勇,檄西宁总兵王进宝率部讨之,至张家河湾、阻于河。朱氏应昌自拆居室,取其材为伐,夜半渡官军,连战破贼,克兰州。官府嘉应昌叔侄功,欲奉以官,辞不受,遂赏河湾田数十顷,养其终身。

河湾社区(卫星图)

新中国成立后,上河湾改称杏花村,下河湾改称桃花村。1965年,改为河湾生产大队,1980 年,上、下河湾 4 个农业生产队合并为河湾生产队;1984 年 11 月 1 日建置河湾村,隶属沙井驿乡。至1990年河湾村,辖上、下河湾,农民571户,2147人,耕地1281亩。

2004 年 11 月 26 日安宁区沙井驿乡和沙井驿街道合并,河湾村改隶于沙井驿街道。2010 年 12 月 9 日,撤销河湾村,改建河湾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设于下河湾 158 号。河湾社区,东面与安宁堡街道毗邻,西与元台子社区相接,南濒黄河,北靠凤凰山。

经济发展

河湾滩、尖滩,自然资源以胶土藏量大、质地好,负盛名。有“沙井驿,红土川,又种瓜菜又烧砖”之说。

大羊角辣椒,清光绪初兰州已种植。河湾村坚持科学种田,培育引进良种,大面积推广塑料棚种植,面积达970亩,占全村蔬菜面积的93.7%。品种有辣子、西红柿、黄瓜等。其中辣子产量达450万斤,占蔬菜面积的57.7%,是兰州市有名的“辣子村”。这种辣椒的特点是早熟,果肉质较细,水分中多,味辣,较抗旱,亩产2000--3000公斤。

1985年,又成立安宁区苗圃,隶属林业局,地址在沙井驿乡河湾村,有职工4人,面积79亩。

1955年,甘肃省总工会在河湾桃林村修建省第二工人疗养院,占地200多亩。建筑面积2.0776万平方米,设床位500张,先后共投资324.5万元。1958年6月1日开院,是甘肃省专治肺疾病的一所工人疗养院。开院以来,共接收疗养员1212人。仅1959年1至9月接收疗养员724人。出院574人,治愈率为83.2%。1970年疗养院停办。

1968年,兰州汽车齿轮厂,厂址由十里店移于河湾村原省第二工人疗养院,占地32万平方米。

1984年,河湾村办投资62.7万元开建兰州市安宁红光砖厂,1985年建成1机1窑,并投产。1986年河湾水泥厂、河湾油脂加工厂、河湾砂厂相继建成。

探寻古堡

河湾村,由杏花村、河湾村、桃花村三部分组成。现在的砂之船•奥特莱斯、立达建材城以前都是河湾村的土地。

夹在高楼和商场之间的河湾村

村庄南为黄河,北为兰州齿轮厂和国资第九佳园小区,西面与元台子社区与宏泰家园小区和国资二十九佳园小区一沟之隔,东面与安宁堡社区相邻。

从砂之船•奥特莱斯商场北望,河湾村里有一座小庙,小庙里红旗飘扬。

小庙

小庙下的围墙上有一村民自掘的门洞,由此进入村庄。

村庄已近荒芜,沿上山小道前行。

河湾村

小庙看似就在眼前,要想过去,还得迂回曲折前行。

小庙

小庙甚是简陋,只有一门一院一殿。门前树立彩旗,门上贴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红色对联。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与心灵寄托。

一幅神像一幅对联形成一个最小的财神殿。

另一小阁的内墙上贴有三张神仙的牌位,叭爷、齐天大圣、龙王爷,只要心诚,一个名字就是自已心中的神佛。

小庙正殿

小庙正殿坐北朝南,门柱上有对联“圣德广施千户福,威灵永镇一方安。”房檐上挂“佛光普照”旌旗。不知里面供奉的那位神仙。

小庙旁边有一民居,门牌号为上河湾48号。附近遇一长者,问询得知,小庙为此地之土地庙。

河湾社区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面临城市环境提升和棚户区改造。

村内道路

很多村民住宅已被拆迁,剩了不多的房子,因为疫情停,开发改造停止了,至今未恢复建设。

住户人家

留存的老宅,由于各样的原因未被拆迁,人们依旧过着从前的日子,心中难免怅然若失。老宅门前的百年古树,依然枝繁叶茂,倾听着村民的喜怒哀乐。

古树老宅

已经拓宽的道路和尚未拆迁的老宅,让人感到莫名的惆怅。

一户人家的朱漆大门,成了这个村庄最美的风景。

村中的道路的,随山势而上下起伏。

村道

沿下坡村道向西行,坡下左转就要出村子了。

村道

就在这时,山崖之上的古堡映入眼帘,令人激动!这就是目前兰州城区的最后一个古堡,安宁河湾辛家堡!

堡北墙

辛家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系当地村民躲避回乱匪害而建。据文献记载,河湾村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堡子陈家堡,现已无踪迹可循。

堡子北墙,长约三十米。北墙和西北角的角墩,竖实完整,保存较好,其圆形角墩在西北地区十分典型。

堡子南北西三面临崖,居高临下,俯视四方,呈易守难攻之势。

堡西墙

堡西墙,长约五十米,墙体保存较好。墙体上留有一小券洞,不知有何用处。

堡门

堡北墙东端,为辛家堡的堡门,被夹于民房之间。按西北民堡之形制,一堡只设一门,此门应为辛家堡唯一堡门。

堡门

堡门,为拱形券洞,由青砖和青石砌筑。堡门上部为山石堆砌,十分坚固。堡门西侧墙上有黄色字迹,疑为文革时期标语残迹。堡门整体为明清建筑风格,与西北地区多数堡子相比较,此门较为精致。

堡门

堡门上部拱形为青砖砌筑,下部以山石雕凿的条石为基础。

堡门两侧条石基础

条石上一道道雕凿的痕迹很有年代感。

堡门内部

经得村民许可,进入堡门一探究竟。堡门内可以清楚的看到,堡门由青砖山石砌筑,堡墙由黄土逐层夯筑而成。整个堡子内部已被多户人家分隔占用已,或居住,或仓储。

堡墙

堡墙被夹于民居院落之中,夯土层清析可见。

走了十几米,又一大门紧闭,已无法前行。大门处水泥墙面看着十分坚固,疑为仓库重地。

原路返回,沿下山小路西行。2009年沙井驿堡墙被毁之前,没有去看过,甚是遗憾。今日得见辛家堡,不忍离去,定要多拍几张照片。

堡北墙


西北角角墩


辛家堡


辛家堡


堡西墙的南端己毁,形制不明。推断堡西南亦应为圆形角墩,年久失修而损毁。

堡西南和南面的山坡上有墙体塌落的遗迹。

堡西南山坡


堡南山坡


堡南墙

堡南墙大部损毁,已不知长短,山上残留部分墙体分,夯土层明显。

疑似角墩

堡东南角一处残迹,疑似堡东南角墩遗迹。

远望辛家堡东南角

沿山崖小路东行,返回砂之船停车场,结束探寻古堡之行。

砂之船停车场

古堡之殇

安宁堡,据《安宁堡神庙记》碑载,明代弘治十八年 (1505年),兰州总制杨一清以兰州为西北要冲,筑安宁、盐场二堡。安宁区以安宁堡而得名。解放后,城堡和庙宇被逐年拆毁。特别是文革时期,城墙、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现仅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0) 所建的城隍庙。

安宁堡东门


安宁堡鼓楼

大岔口哨马营堡(现力车厂址)。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修筑。明正统十年(1445年)春,修大岔口堡。两年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都指挥佥事李进“奉命筑哨马营堡于河北大岔口”,扩建大岔口堡为哨马营堡。现遗址无存。

保安堡,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代王宪督三边军务”的王琼所建。1958年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拆毁,堡城被拆除。保安堡至1985年前后完全拆除,堡名沿用至今,遗址无存。

刘家堡。堡呈四方形,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刘姓住户为保护生命财产,不受杀害抢劫,集资修筑堡寨。初名太和堡,取生活太平、和睦共处之意。后因堡系刘姓人所筑,改名为刘家堡。五六十年代堡尚存,现已拆除,遗址无存。

沙井驿堡,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军攻取兰州,次年置兰州卫。沙井堡的修建时间,应在1369年至1377年之间,上世纪60年代,沙井驿砖瓦厂设堡内,堡渐毁,仅存部分堡墙,原有衙署及庙宇已全部拆除。

沙井驿堡南墙(局部)


沙井驿堡南墙与西墙(局部)

以上两张图片,均为甘肃省文物局2008年8月11日上午拍摄。

2009年10月兰州北编组站开工建设,沙井驿堡剩余堡墙被毁,遗址无存。

其实,早在2006年5月25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已将明长城沿线之军堡、墩台、城障、堑壕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井驿堡遗址也在此名单之列,亦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沙井驿堡被毁,甚为可惜,甚为无奈!

古堡的命运,不仅关乎一座建筑的存废,更关乎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保护。只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能让城市既充满现代活力,又保留历史底蕴,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古堡的去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辛家堡(卫星天地图)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后重新颁布。安宁区辛家堡,目前仍属于尚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辛家堡,兰州城区最后的古堡,是否会改变被拆毁的命运?


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热爱兰州!

欢迎评论,欢迎交流!

2025年5月2日 兰州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兰州   古堡   安宁   城区   河湾   堡子   西北地区   兰州市   村民   社区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