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乐乐
曾经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如今却成“烫手山芋”?
当“白天拉人,晚上拉货”成为常态。
当共享单车和网约车越来越便捷。
面临关停潮的公交车难不成真要成为“时代弃子”了吗?
深夜十点,郑州某站点,一辆公交车正悄悄驶出场站。
可令人惊讶的是。
车内座位上坐的不是郑州市民。
而是码放整齐的快递包裹。
这种奇异的场景。
正是公交行业“白天拉人,晚上拉货”的自救现实。
2025年8月中旬,不少城市的居民突然发现。
平日里常坐的公交线路竟没了踪影。
江苏启东因为道路施工,不少公交站点临时被取消。
习惯在这些站点候车的市民,只能拎着东西多走几百米。
山西大同则因部分道路封闭施工,两条公交线路暂时停摆。
这些看似各有原因的 “临时变动”。
扒开来看,其实都连着全国公交行业挥之不去的生存难题。
不是只有临时调整,长期的线路缩减更让人揪心。
广州半个月里就砍掉了24条公交线路。
不少老乘客发现常坐的车再也没来。
北京一年时间撤掉19条线,曾经热闹的公交站台渐渐冷清。
河北保定更直接。
多条线路不是缩减,而是彻底停运。
站台海报褪色后,只留下空荡荡的等候区。
而最直观感受这份困境的,莫过于公交司机们。
这个曾经让不少人眼红的“铁饭碗”。
如今却成了留着没滋味、丢了又可惜的“鸡肋”职业。
公司没钱已是常态,拖欠工资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有的司机甚至连着两三个月没拿到足额薪水。
河南小城平顶山在2021年甚至闹出过公交司机集体罢工讨要工资的轰动事件。
可工资发不出来,工作强度却半分没减。
每天握着方向盘开十几个小时车都是常事。
路上堵得动不了时急得冒汗,还得耐着性子应对乘客的抱怨。
在岗的老司机们大多盼着熬到退休,能安稳收尾就好。
年轻人一听 “公交司机”,要么嫌辛苦,要么怕不稳定,根本不愿来。
这么一来,行业的人才断层越来越明显,想找个能顶班的年轻司机都难。
这一切的背后,是全国公交客流量一年比一年少的现实。
从2015年开始,公交客流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到2022年,流量甚至连2014年最高峰的一半都不到。
不少站点成了“摆设”。
有时候甚至会开着空车跑完全程。
连个上下车的乘客都没有,看着都让人觉得心酸。
客流量少,成本却一点没降。
公交每跑一公里,成本大概是五块多。
可通过收车票能赚回来的钱,只有三块多。
这么算下来,公交车每跑一公里还要倒贴两块。
这种“跑一趟亏一趟”的模式,让很多公交公司扛不住。
随时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为啥公交没人坐了?
说到底,是过去十年里,大家的出行方式变了天。
现在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6亿辆,不少家庭出门首选开自己的车。
网约车更方便,拿出手机下单,车就能上门接。
不管是拎着大包小包,还是着急赶时间,都能解决燃眉之急。
电动车也成了“香饽饽”。
出门买个菜、接个孩子,骑上就能走。
完美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麻烦。
而最抢公交客源的,还要数越建越多的轨道交通。
地铁、轻轨又准时又快。
不管是上班还是出远门,只要能坐地铁,大多数人都不会选公交。
毕竟谁也不想在路上堵着赶时间。
看着公交车现在冷清的样子,不少人都猜:
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公交车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可他们没注意到,对很多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来说。
便宜的公交车还是他们最离不开的出行工具。
一边要给这些人保住出行的“兜底选项”。
一边要让老司机们不丢饭碗。
在持续亏损的重压下,公交公司总算彻底动起来。
开启了各种“花式自救”模式!
最近郑州公交集团的神操作直接刷屏。
公交车居然跨界搞起了快递 “代驾”!
以前公交车都是“专职司机”只载人。
现在直接解锁隐藏技能,利用闲置车厢空间当起了移动快递柜。
你能想象吗?公交车缓缓开进快递站,工作人员哐哐往车上塞包裹。
这些快递就跟着公交大军一路“闪现”到城市各个角落。
主打的就是一个 “顺路带货”!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大佬张汝华在线解读。
公交和快递这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其实早就该 “双向奔赴” 了!
路线重合、场站共享、车辆通用,妥妥的“天选 CP”。
不过这波跨界试水才刚刚开始,到底能不能支棱起来,咱还得蹲个后续!
除了搞快递副业,不少公交公司还盯上了“私人订制”赛道。
针对打工人、学生党这些特定群体,直接量身打造专属公交线路。
早高峰定点到小区楼下“接驾”,点对点送到写字楼、学校。
晚上又准时发车“送架”,主打一个“保姆级”接送服务。
还有些公交公司配合研发了专属的APP,可以直接在线“打公交车”。
只要你在站点服务范围内,轻松一点就能召唤最近的公交车。
有时甚至比网约车还快、还便捷。
除此之外,新能源公交车的C位出道也成了破局大招。
现在满大街都在给公交“换血”。
新能源车又省钱又环保,尾气直接清零,妥妥的绿色出行天花板。
更绝的是智能公交系统。
大数据和 AI 一出手,车辆位置、客流高峰全透明。
公交公司分分钟就能优化路线,效率直接拉满!
服务这块更是玩出花了!
公交直接和地铁、高铁组 CP,换乘丝滑到飞起。
还有旅游专线、社区摆渡车这些隐藏副本也陆续解锁。
不管是游客还是 “小区原住民”,出行需求全拿捏!
公交行业的困境,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公交停运、亏损的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不少网友对公交自救表示支持:“送快递也比让公交车闲成废铁强!”
但也有人认为,公交车既然不挣钱,那就应该逐渐减少,给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让道”。
可事实上,公交的价值从来不是简单的“赚钱”。
而是通过降低社会出行成本,创造更大的 “隐性社会收益”。
从缓解拥堵来看,一辆公交车的载客量相当于20-30辆私家车。
这种 “以少换多” 的效率,是任何私人交通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从环保角度看。
一辆电动的公交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吨,相当于种植600棵树。
网友支持的 “公交送快递” 模式。
更实现了 “一人一车,客货双赢” 的低碳场景。
最关键的是,公交不仅是交通工具,更属于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说停就停。
基础设施的价值,不能仅用 “盈利与否” 衡量。
就像路灯不会因深夜行人少而熄灭,公交也不该因客流量下降就消失。
它承担着 “基本公共服务” 的职能,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载体。
比如轮椅能轻松上公交,但要上网约车就麻烦许多。
公交2元能坐全程,网约车起步价就要8元。
这些声音印证着:公交不是 “可选项”,而是部分群体的 “生存刚需”。
这种 “社会效益>经济收益” 的属性。
决定了公交承载的,不仅是乘客的出行,更是城市的温度与公平。
所以即便连年亏损,它也不该被抛弃。
而应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打破旧模式、拥抱新变化。
未来的公交,或许不再是 “慢悠悠的老古董”,而是 “智能、低碳、贴心” 的出行伙伴。
就像它曾经陪伴无数人走过上学、上班的路一样。
在新的时代里,它依然能承载更多人的 “出行梦想”,继续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
通过公交公司自身的努力创新,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公交行业必将迎来转机。
它将以全新的姿态,重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公交车“兼职”送快递 多地探索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中国经济网.2025-07-25
网传河南平顶山公交车司机集体罢工 官方回应:因拖欠工资.潮新闻客户端.2021-11-01
这个人口近1000万的城市,为何停运多路公交?.中国新闻周刊.2023-07-10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