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上,澳门银河综艺馆内,北京队在乒乓球男团决赛里3-1击败了上海队,时隔 32年重夺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至此,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已经全部结束,而赛后的采访和新闻发布会也真情流露的“赛场”。

37岁的马龙在发布会上几度哽咽,眼眶泛红的模样令人动容,可以肯定,这是他的最后一届全运会,虽然没有明确对退役有过表态,但都知道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这20年走过来,我从未想过还能站在这个舞台上”,他的话语里满是感慨与不舍,最终那句 “好好成长,好好变老”,道尽了老将对乒坛的眷恋。
作为双圈大满贯得主,马龙为填补职业生涯最后一块全运男团金牌空白,赛前常研究对手录像至凌晨,主动请缨承担关键场次。这份坚守,恰是全运会竞争强度的最好注脚,在这里,即便功成名就,也需拼至最后一刻。

王楚钦的赛后表态,则印证了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是“神仙打架”的秀场。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他尽管助力北京队夺冠,但他却在与樊振东的交手里再次落败,5天内输了2场。但好在王楚钦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他坦言自己已经努力调整,但东哥实在太强大。从男单半决赛 2:4 惜败,到团体赛再度交锋,王楚钦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也表示:想和东哥再打一场。
马龙和樊振东的国乒老搭档、上海队老将许昕的愧疚告白,则让赛场之外的付出浮出水面。35岁的他带着肌肉拉伤的旧伤征战,两场出战均遗憾告负后,坦然向家庭和同事致歉:“备战全运会对家庭、事业都有冲击”。为了这场赛事,他提前两月封闭训练,疏于陪伴家人,这份取舍正是所有全运参赛者的缩影。

为何全运会乒乓球比赛能让顶尖选手如此重视?只因这里的竞争堪称“地狱模式”:全国高手同台竞技,从首轮便刺刀见红;选手们之间无秘密可言,拼的全是硬实力;更承载着家乡荣誉,每一分都关乎梦想,因此,全运会乒乓球冠军的含金量其实不逊于奥运金牌。正如许昕所言 “没有马龙强不丢人”,也正如王楚钦所说,樊振东太过强大,在这个高手云集的赛场,拼尽全力本身就是一种胜利。马龙的坚守、王楚钦的谦逊、许昕的担当,无不彰显着运动员对这份舞台的敬畏。
奖牌只有金银铜,但坚守与付出不分高低,在全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无论是圆梦夺冠的狂喜,还是憾失奖牌的失落,每一位拼至最后的选手都值得掌声。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