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红是非多”这句话,是不管什么时候都适用。
最近,“跳水新星” 全红婵的遭遇,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来自湛江的小姑娘,2021 年在东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成了全网追捧的 “天才少女”。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她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心 —— 比赛接连失利、盖房被无端指责、保送院校也被拿来与队友比较。
其实,剥开这些争议的表象,全红婵不过是走到了每个运动员都逃不过的“人生关卡”……
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的出现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了跳水界的天空。
14岁的年纪,稚嫩的脸庞,却在赛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三跳满分,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姑娘。
那时的她,被无数人追捧,"天才少女"的称号响彻全网,仿佛她就是为跳水而生,未来的跳水界将是她的天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红婵迎来了运动员都难以避免的发育关。
刚满18岁的全红婵,身高已蹿至1米53,体重也涨到了42公斤。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身体上的变化或许再正常不过,但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却是影响巨大。
多增加的每一斤体重,都如同在身上背负了额外的负担,使得身体旋转的角度、跳水的整套动作都需要重新编排,并且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来重新磨合。
就拿她的经典动作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来说,东京奥运会时这个动作她能轻松拿到95分。
却因身体变化导致空中转速减慢、入水角度偏差,在2025年墨西哥站的比赛中,这个动作的得分骤降至64.35分。
身体的不适应,直接反映在了赛场上。
全红婵遭遇了连续夺银的局面,在与老对手陈芋汐的多次较量中败下阵来。
领奖台上的她,眼眶泛红,心中满是不甘。
在采访中,她也无奈地承认:“现在做动作总觉得不对劲,以前那种感觉找不回来了。”
每一次比赛,她都拼尽全力,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让年少的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找回状态,她每天在训练场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不断调整动作,试图重新找回曾经的巅峰。
舆论从来都是苛刻的,曾经对她的赞美有多热烈,如今的批评就有多刺耳。
从"天才少女"到接连丢金,舆论的风向迅速转变,一场关于"天才陨落"的舆论审判就此展开。
人们似乎忘记了她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女,忘记了运动员在发育关面前的无奈,只看到了赛场上的成绩,对她进行着各种指责和评判。
体育总局公布的保送名单,让全红婵再次陷入舆论的中心。
全红婵被保送至广州的暨南大学(211),而她的队友陈芋汐则在去年保送了上海的同济大学(985)。
这一差异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人开始质疑:同样是世界冠军,为何在上学的选择上会有 “层次区分”,为何一个是 211 院校,一个是 985 院校?
实际上,全红婵初二辍学投身训练,文化课险些耽误奥运资格。
当时备战东京奥运会,全红婵的文化课成了大难题,国家队专门给她安排了辅导老师,但由于训练时间紧,只能见缝插针地学。
她自己也在采访中无奈表示,数学题看着就像 “天书”,很多基础知识都没学过。
暨南大学招生办明确,国际级运动健将可直接保送体育学类专业,无需参加文化考试。
全红婵作为国际级运动健将,符合这一保送条件。
而且,暨南大学位于广东,离全红婵的老家湛江相对较近。
对于从小离家训练的她来说,这意味着放假时能更方便地回家,多陪陪家人。
再加上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是苏炳添,学校针对像全红婵这样优秀的国家运动员,专门成立了 “二沙精英班”,进行特别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平衡训练和学习。
而陈芋汐保送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985),则得益于家庭资源的长期积累。
其父是徐汇区体操教练,母亲是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家庭的体育氛围浓厚。
从小,陈芋汐就接受双语教育,学习环境优越。
在巴黎奥运周期,这种优势愈发明显,她能用英语流利接受外媒采访。
同济大学在综合实力和学术资源上更胜一筹,且其土木工程专业也与陈芋汐未来的职业规划可能有关,家庭的支持让她有机会选择这样一所 985 高校继续深造。
在全红婵遭遇成绩滑铁卢的同时,她家建个房子也受到了全网的关注和质疑。
全红婵家在湛江麻章区迈合村的宅基地,那是2021年她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村里按规定奖励的,足足有120平米,2023年审批通过,到2025年才开始动工。
在农村建个房子顶天了也就二三十万,钱主要来自家庭收入和全红婵的奖金,整个审批流程合法合规,一点毛病都没有。
可到了网上,一些人就开始带节奏,说她家建“别墅豪宅”。
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多次在直播里解释,这只是普通农村自建房,就是为了给父母和弟弟妹妹一个安稳住所,弟弟妹妹放假回家不用再借住亲戚家。
尽管如此,施工现场还是天天被十几架无人机“盯梢”,施工方无奈地说根本找不到操控者。
郭晶晶当年获赠四合院,大家都夸她是“豪门清流”,觉得合情合理;可到了全红婵家盖个自建房,就被某些人指指点点,说是什么“特权”。
教育专家王教授指出,这种双标折射出公众对运动员的物化:“全红婵被塑造成‘寒门逆袭’的符号,她的任何选择都被道德绑架;而陈芋汐作为‘精英二代’,反而获得更多试错空间。”
全红婵哥哥全进华做三农主播,帮家里和乡亲们卖水果,被一些人骂“啃妹”。
全进华家里有五六亩果地,以前水果卖不掉只能烂在地里,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想替父母分忧,2020年11月就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卖自家水果了。
全红婵爆火后,他直播带货,过去3年几乎零差评,还帮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像今年就花了20天帮茂名农户卖掉五六万斤荔枝。
他一心想着助农,却遭人无端指责,实在太委屈。
而且,奥运冠军身份影响宅基地审批优先级这种事,在法律层面也是有类似先例的,像有些地方“见义勇为者优先分房”。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也回应了,宅基地审批要经过村、镇、县三级审核,不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面对身体发育带来的技术困境、舆论的压力以及未来抉择的迷茫,全红婵并没有选择退缩。
为了控制体重,她戒掉了最爱的辣条,体脂率下降了1.5%。
在教练的指导下,她对207C等动作进行了上百次的分解练习,通过不懈的努力,将207C动作的成功率拉回到了89%。
全红婵才18岁,她的跳水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这些困境也可能成为她未来登高的台阶。
就像郭晶晶所说:“输赢都是常事,老是赢容易翘尾巴。输比赛是老天在给你补课的机会。”
全红婵在经历了这些挫折后,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下个月的新加坡站比赛,她可能会带着改良后的6243D动作杀回来,入水角度调高5度,腾空高度增加3厘米,这将是她向世界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红婵能够继续保持对跳水的热爱,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更多的辉煌。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