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比尔斯最近的日子,实在是有点难熬。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3%。业绩压力在第一季度尤为突出,其原钻销售额同比大幅下跌44%,从去年同期的9.25亿美元降至5.2亿美元;同时,钻石平均每克拉成交价也缩水近38%。
曾几何时,戴比尔斯凭借对上游产业链的绝对掌控,手握全球九成原钻交易权,是行业内无可争议的超级巨头,近乎垄断了130年的钻石市场。然而,随着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新钻石矿区的陆续发现,叠加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戴比尔斯的市场绝对垄断正在被逐步蚕食。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钻石行业本身正经历结构性调整,而中国本土宝石级钻石的兴起,进一步冲击天然钻石市场,又给了这位钻石巨鳄当头一棒。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动这一市场格局转变的核心力量,来自河南柘城。当地科研团队历经30年技术攻关,先是攻克了高温高压(HPHT)钻石制备技术,随后又逐步突破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的关键难点。经业内鉴定,柘城在可控环境下“种“出的钻石,不仅杂质更少、品质更优,生产成本还仅为天然钻石的1/3至1/5,性价比优势极为显著。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完善,河南省在宝石级钻石生产领域成绩斐然,其宝石级钻石产量现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0%,其中柘城县的年产量可达600万克拉。依托“按需生产、低碳环保”的差异化优势,柘城县不仅成为中国钻石产业的核心枢纽,还孕育出以柘.光钻石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本土企业。
兼具低价与高品质的特点,中国宝石级钻石迅速成为比西方传统天然钻石更具竞争力的选择,这一举措切实降低了此前中国钻石市场对进口产品的高度依赖程度。海关公开口径显示,2023年中国钻石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9.5%,天然钻石进口的颓势已十分明显。
以柘.光钻石为例,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其90%的订单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远至迪拜等高端消费市场。去年底因订单爆满而导致柘.光暂时“暂停接单”,订单排期延至3个月后。海内外高净值人群订单的落地,直接打破了天然钻石品牌对高端市场的长期垄断,进一步证明,国产宝石级钻石已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市场基础。
“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不少外地人专程来柘城买钻石,商丘文旅都报道过这事。”当地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说,“很多客人下了高铁站就直奔钻石线下店,我拉去柘.光门店的客人最多。印象最深的是一位60多岁的上海乘客,说要去柘.光给90岁的母亲定制毛发生命钻石。”
柘.光钻石创始人Lucas认为,“看似低调不张扬,但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独特价值”的钻石,才契合当下奢侈品的核心精髓。“目前柘.光的定制服务已突破传统珠宝范畴,从手办、徽章的个性化装饰,到汽车、私人飞机的高端镶钻,再到DNA纪念钻这类情感载体的创新,我们希望将钻石从单一的‘奢侈品配饰’,转变为‘个性化消费符号’。”Lucas补充道。
这让曾经靠囤积原料,营造稀缺假象的戴比尔斯“玩脱”了。过去为掌控市场主动权而采取的策略,如今反倒像一支回旋镖,将自身拖入库存难消化、业绩持续承压的尴尬困境。
迫于压力,戴比尔斯最终采取“降价”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自2024年末开始,该公司持续对部分原钻价格进行下调,至2025年初,累计降价幅度已超过20%,然而市场对此反应较为平淡,“价格松绑”并未带动业绩明显回暖。与此同时,为缓解库存压力,公司还启动减产自救,五年内几乎未实现盈利,被迫启动业务剥离程序。
尽管戴比尔斯采取了“降价与减产并行”的策略,但在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依旧出现了1.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5亿元)的亏损情况。这份冰冷的业绩数据,直接印证了其自救措施的乏力。
事实上,陷入困局的并非只有戴比尔斯。放眼整个奢侈品行业,各大巨头同样面临经营压力。
2024年,开云集团旗下核心品牌古驰表现疲软,拖累集团股价全年累计下跌约42%;其竞争对手路威酩轩集团同期股价也下滑约16%;老牌奢侈品集团博柏利的股价跌幅更是接近50%。
但戴比尔斯的处境比其他奢侈品企业更艰难:包包、手表、豪车等品类或多或少具备保值属性,可充当“硬通货”;而钻石缺乏这种资产属性,一旦宏观经济走弱、消费者回归理性,其市场波动会更剧烈、跌幅更明显,抗风险能力自然更弱。
“钻石恒久远,一颗咏流传”的经典叙事,在动荡的经济周期与新兴的消费观念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真正能够长久的,从来不是钻石本身,而是人们对其价值的认同。对戴比尔斯而言,当下最核心的挑战,是如何在“浪漫无需钻石证明”的时代,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叙事。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