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疯狂砸钱!万亿美元基建背后,AI商业价值竟是伪命题?

最近美国科技圈最火的事,不是出了啥新AI聊天机器人,而是巨头们扎堆“盖房子”。

不过这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装满GPU、专门给AI干活的数据中心。

白宫人工智能高级政策顾问斯里拉姆・克里希南早就在华盛顿的活动上放了话。

特朗普政府推动AI革命的核心就是“多建设”。

还喊出了“建设吧,宝贝,建设吧!”的口号,这话现在在硅谷都快成口头禅了。

巨头们也确实听进去了,砸钱的架势看得人眼花缭乱。

Meta的高管直接说,到2028年要拿6000亿美元搞AI基础设施,全是大型数据中心;

OpenAI和甲骨文更狠,联手计划花5000亿美元整个叫“星门” 的数据中心项目;

亚马逊也不含糊,未来两个季度,每个季度都要投超300亿美元进去。

光今年,亚马逊、Meta、微软、谷歌这四家能源消耗大户,预计就有3200亿美元资本支出砸在AI基建上。

这钱比芬兰整个国家的GDP还多,跟埃克森美孚2024年的总营收就差一点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透着股 “赌” 的味。

AI的商业价值到现在都没真正验证过。

你想花出去的钱是真金白银,可AI产品到底能不能赚回这么多钱,谁也说不准。

要是赌赢了,经济可能就迈上更高的增长台阶,整个行业的规矩都得重写;

可要是赌输了,后果也得兜着,说不定股市直接从高位崩了。

到时候遍地都是没人用的空数据中心,那场面想想都心疼钱。

算力竞赛背后的隐忧

虽然AI基建的商业价值没谱,但目前投资者们倒是挺乐观。

今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已经涨了19%,英伟达、谷歌、微软这些巨头的股价涨幅都超25%。

甲骨文更猛,股价直接飙了75%。

还有数据说,今年美国在AI基础设施和软件上的支出,对GDP的贡献都超过消费支出了。

听起来好像这波投入已经开始见效。

可热闹背后,问题也不少。

首先是资源消耗,这么多数据中心建起来,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地貌,还特别费水。

美国电网本来就够紧张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AI本身的问题,纽约大学的加里・马库斯教授一直吐槽硅谷的AI发展模式,说“规模越大越好”的想法根本不对。

就像OpenAI八月发布的GPT-5,很多人觉得只是小升级,根本没看出“算力增加,性能就一定变好”的效果;

贝恩咨询也说,就算企业砸指数级增长的钱搞算力,顶尖语言模型还是会犯低级错误,甚至出现 “幻觉”。

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企业的AI项目都没赚到钱。

麻省理工今年夏天的报告显示,95%的企业早期AI项目连回报都没有,这事还曾让科技股短暂跌了一波。

还有研究人员造了个词叫“低效产出”,说的是员工用AI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差,最后还得让同事帮忙核查、修改。

他们调查了1150个员工,40%的人说过去一个月收到过同事提交的“工作垃圾”。

你看,AI没帮上忙,反而添了麻烦。

贝恩公司还算了笔账,到2030年,满足AI行业计算需求每年得花5000亿美元资本支出。

要支撑这钱,企业得有2万亿美元年收入才行。

可现在企业靠AI在销售、营销这些方面能省的钱,也就8000亿美元,差着一大截。

除非能搞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不然这行业早晚得面临资金缺口。

现在市场有点被“AI 热”冲昏了头,股价涨得快不代表根基稳。

就像以前的铁路热、光纤热,一开始都是大家疯狂砸钱,最后泡沫破了,多少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AI要是一直找不到赚钱的路子,现在这些光鲜的数字,说不定哪天就成了“烫手山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硅谷   基建   命题   美元   疯狂   数据中心   企业   美国   亚马逊   股价   支出   微软   甲骨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