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奶皮子糖葫芦受害者现身


“红山楂裹着雪白奶皮,咬下去脆响连片,奶香混着果酸在嘴里炸开!”刷到这画面谁能不动心?今年冬天,奶皮子糖葫芦凭颜值横扫全网,哈尔滨街头摊位排起百米长队,上海晴王葡萄款卖98元仍抢空,连黄牛都盯上这“冰城限定”。可跟风潮正盛时,第一批尝鲜者的吐槽刷屏:“别信营销!我成了‘糖化脸受害者’”。

这“糖葫芦界爱马仕”起初确实圈粉。传统山楂裹上内蒙古奶皮子,外层浇上晶莹糖壳,红白金配色自带流量,小红书十几万篇笔记夸“口感绝了”。哈尔滨游客说,中央大街捧着它,指尖粘着糖霜,嘴里是奶皮绵密与山楂酸甜,冰爽独特。沈阳更夸张,有人排3小时队购买,黄牛把普通款炒到40元一串。

但火得快,“翻车”更快。价格藏着猫腻:上海某店直言98元高价“贵在不用排队”,卖的是“打卡凭证”。口感更断层:奶皮子发硬发腻像冻黄油,糖壳甜到齁,甚至有人吃出哈喇味——原是商家用了过期原料。

健康雷区更吓人。东南大学医生提醒,奶皮子脂肪含量达60%,加高糖糖壳,一串热量抵两碗米饭 。南京姑娘连吃一周脸黄如蜡,花800多元调理才好,医生说这是糖分粘住胶原蛋白的“糖化危机”。还有人空腹吃完反酸烧心,因山楂果酸遇高脂奶皮刺激胃黏膜。

最讽刺的是,这网红款本是内蒙古家常味。包头老字号去年就卖,只要十几元,如今换包装加噱头就成收割工具。网红小吃套路从未变:用“传统+创新”讲故事,靠“颜值+稀缺”引排队,以“高价+营销”割韭菜。

其实不必跟风。买鲜奶皮自己熬糖串山楂,冷藏后口感不输网红款。就算尝鲜,多人分食、吃完少主食多走动更健康。

我们追捧的或许是社交“仪式感”,但当98元换脸黄胃疼,3小时排队换失望,真该问问:这串糖葫芦,甜在嘴里还是朋友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美食   奶皮   糖葫芦   受害者   山楂   口感   果酸   内蒙古   哈尔滨   盛时   嘴里   黄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