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新招,这次盯上的是稀土,10月中旬,贝森特先放口风,让中国低头把稀土星轨撤回,美国就不会对我国实行更猛的关税,这话说得有水平,听起来像是谈判,实则是施压。
巧的是,他这番话一出,声援地国家都站了出来,,看上去阵容不小,一副要“围攻中国”的架势,美方是想用“暂时不加税”换中国“放开稀土”,但关税是一时的,稀土可是长久的战略资源。
这波操作,更像是挤中国一下,看中国会不会心软,可惜,美国算盘打得响,但这次不好使。
贝森特开的这个条件,说穿了就是把短期让利包装成“大方”,三个月不加税,听上去像是诚意,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个缓冲时间,毕竟美方现在在对外博弈上已经没多少“新牌”可打了。
而且,美方这招其实是老套路,每次谈不拢,就搞个“临时停火”,然后再找机会施压,这次又是三个月的豁免窗口,说白了就是先拿个时间差,再争取一点谈判空间,可问题是,中国现在的态度已经不是那种“你喊停我就退”的状态了。
美国这边心口不一,打压还没停止,贝森特还把留学生问题拿出来试探,意思是中国人来美国学点技术就不安全了,这种话说出来,明显就是为了在国内继续制造“对华警惕”的氛围,给谈判加点砝码。
说到底,美方现在手里的牌没那么多,想得到的却不少,稀土这事一出,美国就开始想方设法搞联动,让更多国家站队,试图把中国推到“全球压力”的位置上,但这33国的联盟,表面上看是“一致行动”,实际上内部有不少猫腻。
这次跟着美国站出来的33个国家,口号喊得多,还有几个亚太国家,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这些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就知道他们的“立场”没那么稳。
欧盟国家中,德国和法国早就明牌了,德国汽车工业现在在中国建了不少厂,而法国前段时间还访华,这种情况下,他们虽然嘴上说支持美国的立场,但真要动手,未必会配合。
日韩的情况也类似,韩国在半导体领域和中国联系紧密,而日本则在稀土问题上有过“吃亏”的经历,过去中国一调整出口政策,日本就立刻感到压力,现在再来一次,他们可能更谨慎。
印度就更复杂了,自身的经济危机还没消失,在争取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自身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站队是容易的,但真动手,得掂量一下后果。
所以,这33国的联盟并无时效,而不是真正的行动联盟,很多国家是被动响应,或者干脆就是“象征性表态”,说得多,做得少,这种情况下,要真形成有效围堵,难度不小。
面对这波围攻,中国没多看重,也没有急着反击,而是拿出了让人没法反驳的东西——法律依据和实际操作。
这次中国稀土设限,主要是一些被列为“双用途”的物项,简单说,就是这些材料用途过于敏感,先给加上几道锁。
中国稀土设置的很巧妙,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出口许可,而且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申请通过率并不低,这说明,中国并没有“封死”出口,而是强调用途合规。
再说得直白一点,中国不是不卖,得买家自己把遵纪守法不仅合法,还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规范,联合国、世贸组织等机构都承认,各国有权基于国家安全或防扩散的理由,对出口进行管理。
可美国这边却非要把中国的行为说成是“限制自由贸易”,这就有点强词夺理了,一边自己限制芯片出口,一边又指责中国限制稀土,这逻辑确实站不住脚。
这场争端,说到底,不是单纯的贸易矛盾,而是关于“谁说了算”的问题,美国过去习惯了自己定规矩,现在看到中国也在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就觉得不舒服。
但现实已经变了,中国眼看着已经被其他国家认可,在稀土问题上,中国不仅有资源优势,更有制度支撑,不是靠喊口号,而是实打实几十年不声不响的投入。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33国发声,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恐慌,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做法是有章可循的,任何手段都有迹可循,反倒是美国这边,一边喊着谈,一边拉帮结派,反而显得越发焦躁。
从更长远来看,如果美方继续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不仅难以达到目标,还可能逼着更多国家重新思考:谁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目前距离美中之间关税暂停期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不多,变数不少,美方可能还会施压,比如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或者加码舆论战,中方则大概率会保持当前节奏,不急不躁,按制度办事。
也许在未来几周里,双方会有一些技术层面的接触,比如优化审批流程、增加沟通透明度,但要说中国会因为压力而全面取消稀土管控,那基本不可能。
这不是情绪问题,而是战略判断,稀土对中国来说,是实打实的底牌,不是随便就能让出去的,而且,在全球产业链越来越复杂的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守住关键资源,说到底就是“被动挨打”。
所以,这场看似由稀土引发的争端,更像是一次现实的提醒: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靠施压赢不来尊重,靠联盟也不一定稳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坐下来谈、拿出诚意来,而不是靠威胁和胁迫。
美国这次联合多国“围堵”中国,看起来阵仗不小,但内里空空,中国不是第一次被围,也不会因为这一次就慌了手脚,该管的继续管,该谈的可以谈,但底线不会变,稀土不是谁想要就能拿走的,中国也不会让自己的未来被别人牵着走。
这场风波短期内不会消停,但中国的立场已经很清楚:规则不是说说而已,资源不是用来交易核心利益的筹码,谁想拿着临时让利来换中国的长远利益,只能说一句——算盘打得不错,但没用。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