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科技一天40份公告,到底揭开了什么?

4月23日晚,算力龙头润泽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0亿元,同比增长1.62%。虽然在AI智算大火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并不令人惊喜,但4月24日润泽科技大跌14.16%还是让人错愕的,且盘面上直接带崩了AI算力板块。不少自媒体表示业绩不如预期也不至于如此大跌,有被错杀的嫌疑,那4月23日晚的公告到底有哪些悬疑呢?

  1. 当晚润泽科技一共发布了40份公告,数量之多实属少见,这也说明当晚公司披露了不少的经营信息。
  2. 或许大家最不注意的,亦或媒体有意隐瞒的,实际是《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这份公告。公告显示,公司AIDC业务中的高性能算力模组业务进行了自查,对交易实质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并结合审计机构意见,将2024年年前三季度相关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由此,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从64.1亿变成了34.57亿,缩水了46%。如果我们拆分单季度收入后可以发现,三个季度缩水比例分别是21%、50%和54%,可见会计差错调整是越来越严重了。总额法往往将非自己业务纳入了自己的收入,这在以往平台型公司多有发生,而对于项目总包这类企业或许也是一种潜规则,AI算力板块或将严审财务数据。虽然总额法变净额法不影响净利润,但做大了收入,误导了投资者对公司业务发展的乐观预期。这起会计差错更正金额巨大,虽然没有出现在已审计的年报中,但前三季度披露依然是严重的问题,相信监管机构会对此进行审查。
  3. 四季度业务滑坡。调整后的三季报,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仍有29%和35%的增长,但年报数据则增幅大幅收窄。单看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6%,净利润下降57%。更让人吃惊的是,公司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从前三季度的57%降到了18.26%,居然下降了三分之二。公司年报表示,传统IDC业务需求减弱,AIDC虽然因为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出现井喷式爆发,但竞争不断加剧,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下降。显然,我们理解的AI并非那么前景光明。
  4. 业绩补偿。公司2022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转型,因此在资产注入时对这块业务转让方提出了业绩承诺要求,即从2021年~2024年期间需要有净利润要求,一旦不达标需要进行业绩补偿。由于业绩补偿是累计计算,因此基于2021年和2022年高达成率,前期业绩承诺都不错。而当公司实际从2023年完整重组运营来看,公司业绩表现其实并不如预期。2024年为业绩承诺最后一年,达成率为93.56%,由此当年转让资产的各方需要承担补偿义务总额为91,833.85万元、应补偿股份总数为87,138,076股,同时前述补偿股份在业绩补偿期间内对应的现金分红收益应无偿赠与公司。

万元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业绩承诺(累计净利润)

61,187.57

170,990.01

350,398.97

559,922.27

业绩承诺(拆分单年度净利润)

61,187.57

109,802.44

179,408.96

209,523.30

实际完成(累计净利润)

71135.56

186402.02

356681.05

523883.71

实际完成率(累计净利润)

116.26%

109.01%

101.79%

93.56%

实际完成(单年度净利润)

71135.56

115266.46

170279.03

167202.66

实际完成率(单年度净利润)

16.26%

4.98%

-5.09%

-20.20%

5.分红并不慷慨。虽然业绩不达预期,但会得到原资产出让方的补偿,但公司2024年度分红并不慷慨。2024年分红10股派1.288元,合计派发221,726,836.39 元,相比公司全年17.9亿净利润还是分配比例较低的。当然公司表示会考虑2025年中期分红,以公司 2025 年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作为现金分红总额上限(若公司 2025 年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 6.88 亿元人民币,则 2025 年中期现金分红总额上限为 6.88 亿元人民币),对全体股东进行现金分红。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一定会全额利润分红,只是作为分红上限罢了。

6.公司考虑债务融资。公布的另一份公告显示,公司拟在银行间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至多40亿元。公司年报显示,虽然货币资金增加了30.16亿元,但长期负债同样增加了28.99亿元,财务费用大增98%,公司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63%较高的水平,可见资金压力较大,在智算资金大投入的情况下,未来还要高分红,资金急迫程度显而易见。

7.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这份公告显示,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是不是有点可笑,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出现重大财务差错调整,难道内部控制没有问题?

作为沪深300成分股,润泽科技机构扎堆,仅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就达23%,对于这样一家科技标杆企业,居然出现这样的基本面漏洞,并揭开了AI智算行业的真实业绩情况。显然,投资不是简单的看数据,也不是简单的找行业专家了解,而恰恰真实体验产品,真实感悟企业的服务,才能判断其盈利是否真实和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公告   差错   年报   净利润   总额   季度   业绩   收入   业务   财经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